这是我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
她是艺体生,学音乐的,初衷是考上大学。她踏上学艺体这条路时完全毫无准备,对音乐一无所知,就像一个刚刚上学的小孩,可能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可是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她慢慢摸索,时间长了竟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可是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吧,她的艺体之路亦是如此。
在学校里学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在外面找更加好的老师学习,所以她把文化课搁置一旁,一心学音乐。可是那些集训的琴行费用还是很高的,从开始到结束,前前后后花了几万块钱,这对一般家庭来说应该不是一笔小数目吧。
那段时间,她为了保护嗓子,不能吃辣的,也不能吃冷的,而且必须照顾好自己不能感冒,可她这个人呢,好像最喜欢的事就是感冒了吧,记得艺体考试的前一个星期她就感冒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她失败的原因之一。
一切都是为了考好音乐,她决定去北京跟随一个优秀专业老师学习,同行的有六人。北京,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在书上看到的名词而已,她却真真实实的抵达。相信每个人都有了解,北京这样的城市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只是心酸和苦辣我们不知道而已。后来,她说,他们在那里的生活不是我能想象的。
每个月房租一千多,很贵,而且环境不好,还要买比家乡贵的东西,比如柴米油盐,就算同行的有六个人,生活还是艰难维持。安顿下来没多久,那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政府下令清赶外地人,房东给了他们五天时间找房子,他们跑了很多地方,无果,最后一天,打包好行李,却不知道要去哪里,所幸,他们的音乐老师帮他们找到了一个去处,以至于他们不用睡公园或天桥。但新的住所也并不好,房租比之前更贵了点,房东还出示了许多条条框框。总之,那段日子可以用苦不堪言形容。
他们一个星期有四节课,一天一节,就剩下三天无事可做,还得吃饭,我没想过他们那个时候是怎样的。我不知道北京的南六环到北六环是个什么概念,只是他们一个星期有四天在它们之间来来回回八次,乘地铁去来一天四个小时,却只是为了上一个小时的音乐课。她基础不好,那里的老师直接说她是他教过的最笨的学生,我不知道她是怎样坚持的,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哭。但我知道,北京的日子让她明白了很多,也让她知道了自己以后想要怎样的生活,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她去北京时,那里的天气很冷,零下吧。没上课的时间,每天早上起来她都会去公园练声,穿着厚厚的衣服,脸和手都被冻得通红,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想家,不知道她有没有把这些告诉她想告诉的人,不知道她的一切感受。
她是在去北京的火车上认识他的,那时,她可能也不知道他会在后来的时间里对她造成影响吧。她起初只是单纯的崇拜他唱歌很好,后来,一起经历了在北京的日子后,我想她是喜欢上他了吧。但世界上最幸运的事应该就是我喜欢你的时候你也刚好喜欢我吧。是的,他也喜欢她。但那时的她也许不知道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所以最后的他们只是朋友而已。
从北京回来了,艺考也快了,她把一切心思都放在了音乐上。提前一个星期到贵阳,熟悉环境和考试流程。那时候,我能做到的只有明天早上起来给她发信息加油,一天一条,直到考完。我知道那毕竟是高考,怎么会不紧张,她哭过,我没找到安慰的方法,她自己熬过来的。是的,就像中六合彩一样,她感冒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考试。她买了一件只穿一次的礼服和一双十四厘米的高跟鞋,每天穿着练习,第一次穿不适应,脚被磨破了。
考完了,她应该有感觉自己没发挥好,但成绩没出来还是抱有希望,等成绩的日子很煎熬,好不容易等到了,是的,结果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那成绩不是个好成绩。她哭了,好像我们都不能和她感同身受,那是我见过她最难过的一次,好久她都没走出来。回去上文化课的时候,因为丢下的时间长了,无从下手,
状态不好,所以高考一样没发挥好。朋友后来也想通了,坦然接受,突然感觉她长大了。
不管怎样,感谢经历。姑娘,这一路走来,你辛苦了,希望以后,别堕落,要加油,你能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的,你终究会成为你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