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学习笔记(二)
史蒂芬•柯维说: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人类能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即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
(1)不被社会之镜所左右
社会流行的观点、周围人的意见和看法,不应该成为自我认知的决定因素。对于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三种基于客观因素的人性解释,我们应有科学的理解和判断。
根据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述,我们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广阔的选择自由。在这个自由地带里,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等四种天赋,不断修炼心灵、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将内心的自由培育日渐成熟,直到超脱社会之镜的束缚。往往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事件的不当回应。
(2)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主动既是行事态度,也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人性的本质是主动的,好人生和好工作都是靠自己积极主动争取来的。
越积极越主动,越消极越被动。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有天壤之别,二者的效率差别往往不止20%——50%,如果积极主动的人在智力、意识等方面也比较突出的话,差别就更大了。往往积极主动的人会表达:我可以、我打算、我选择、我更愿意……而消极被动的人往往会说:我只能这样、我不能、我不得不、我就是这样……
如,爱是一种积极行动,一种伟大的行动,一种不求回报的行动,而不是消极的等待,不是静态的索取。
(3)主动掌握影响力和控制力
每个人都有他关注的事物,关注的事物有些是可以被掌控的,从而形成他的关注圈和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而消极被动的人则反之。
另外,我们面对的问题可分为可直接控制的、可间接控制的、无法控制的等三类。我们通过正确习惯培养,扩大影响圈,增强可直接控制的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解决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即移情方式而非针锋相对、以身作则而非口头游说;通过改变面部曲线,以微笑、真诚、平和接受现实。
(4)做出承诺信守诺言
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承诺是成长的精髓,通过确立目标、付诸行动来实现诺言。即,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吹毛求疵;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
积极主动,从自我意识、自我对话、改变做人处事的态度和能量,迈好高效能习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