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日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对孩子来说,一句:“你们什么也不懂”有着另外一层含义:你们没有看到为在想什么,没有理解为内心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不管父母多么爱孩子,多有教养技巧,如果亲子关系不够牢固,教养很容易出现问题。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生养了自己,就自愿服从父母的管教,不会因为父母的这重身份,就自动认可父母拥有管教的权利。
反思:反思自己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肯定是有这种行为,没有回应孩子的行为,没有看到孩子的内心。所以孩子不服从管教。
我们该如何做呢?当孩子想跟父母亲近时,父母能看到孩子想亲近的欲望,及时出现,充当安抚者,引导者,榜样,老师和教练。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家,他们才有底气去闯荡世界,有了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所依靠,有了家,他们才会获得灵感的源泉。
有利的关系必须具备: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一方对另一方有着养育的欲望,有为对方拼尽全力的能力,有对对方的成长牺牲一切的意愿。这些同伴管做不到,亲子关系却可以实现。
父母只要知道了怎么样和孩子相处,知道自己该在孩子心中扮演什么角色,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指导建议,理解力和同理心就会引导父母做出正确 的行为。
很多时候,孩子不说,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我们,所以身为父母,我们要做一个灵敏的捕捉者,不见要看到孩子说出来的需求,还要学会去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
看到以上,作为妈妈,我需要在苗苗成长的道路上,什么时候是什么角色。这个理解力和同理心让我不知所措。我爱苗苗,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越来越多的想法,越来越多的行为,让我看不懂,回想起来,曾经的我也是如此,今天的我回到青春期的我时,会怎么做呢?那个时候,我也曾经想过,如果为长大了,一定不会打孩子,一定会认真听孩子说话,一定会。。。。
可是当我有了孩子,我还是重复着昨天的重复。我需要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状态中去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