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这位简友,简书不遇?你冒个泡哉?各位简友,假如偶遇,艾特我下呗。
很久以前,偶尔看到一篇小文,确切的说是个故事,故事讲了一个人来到一个不吃饭、靠意念活着的小村落差点饿死的故事。故事讲得很有意思,看罢又看完这位简友为数不多的其余几篇文章。还有一篇讲的是一个S城的故事,也很是风趣辛辣。
当时甚觉敬佩,她是个讲故事的高手(直觉是位“她”),文字清丽诙谐,情节明快流畅,能看出作者固守一份纯真,却又用老道的笔触道尽苍凉,让读者猛然用第三只眼看这世界。
近来,我忽然想看看她又写了什么故事?可是问题来了!找不见了。
我打开我的关注,实不相瞒,关注的朋友还不少,挨个打开翻找了会,终是寻这位简友不遇,难不成她又归隐到别的地方去了?还是改名了?
不禁心生感慨,在简书中,有多少人是礼节性地关注与被关注?
当然有的确实是爱看,有意识,有思想共鸣,关注下来,便于日后看起来方便。也有的,不过是礼尚往来,毕竟人家报之以桃,你当投之以李。
毕竟所有的人际关系,包括正在崛起的网络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都是“社会交换”的关系。
管理学中,所谓社会交换论,就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这一理论将人际传播,重新概念化为一种社会交换现象,它认为人际传播的推动力量是“自我利益”,人们期望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主张应尽量避免人们在利益冲突中的竞争,应通过相互的社会交换获得双赢或多赢。
万物互联,信息爆炸,信息量大到我们看不清方向的程度。现实中的人和物都会在网络中形成自己的映射,体现在我们的一篇小文随笔,亦或是一部连载大作。
而反过来,这些文字构建的虚拟社会,网络社交,又是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交换规则,避开无谓的竞争和无谓的敷衍,在纯粹的精神的交换过程中达到互惠平衡,心境相通。给彼此点一盏灯,照亮一段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