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我们应该如何反思?

我们置身的这个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现。如果要透过表现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表现之上,是经由归纳抽象出来的经验、假设和模型;在表现之下,是大量更加真实的繁密的细节性信息。那么反思和行动,就成了在这三者之间折返的桥梁;反思和行动越多,我们就越能从表现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

昨晚一件事后,我们应该怎么反思呢?我们觉得至少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信息

  •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预期

  • 在做事之后,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 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结果

  •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进度

  • 时间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工具

  •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租用?
  •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地功效?

情绪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的情绪状态是怎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阻碍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优势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缺憾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意义

  •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除了上面这些问题示范之外,在行动中反思,最好还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保证及时性

反思一定要及时,最好在事情结束时立即进行反思。因为这时你的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情的细节,这样的反思最有效果。最好是能把反思的主要结论写在纸上,以便查阅。

梳理“反应链”

反思这件事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

关注意外现象

在行动中,免不了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或现象,关注意外事件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一种方法。


《精进》系列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