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库小七站长,和你一起实现个人成长。
文 / 库小七
春节,我和老公去一位长辈家里拜访,回家的路上,老公提醒我,说我刚在讲话速度太快了,未给别人时间反应,就又转入下一个话题了,整场聊天节奏好像都是我带着走。他觉得,我应该将语速慢下来,要多留些时间给对方思考和反馈。
听完老公的话,我自省了半天,好像真的是这样的。
每次和人聊天,特别是和不太熟的人说话,我总喜欢将对方拉入我的聊天框架中,将聊天内容由“聊天式”转为“问答式”,最后成了“自问自答式”。
之前没有发现,我的语言密度原来这么大!
每当我和别人待在一个空间内的时候,我总害怕出现没有声音的尴尬。那会儿我的大脑不由自主地会自动飞速旋转,嘴里的话就像从坏掉的水龙头里源源不断地漏出来,一点儿都不给对方留空隙。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不是啥大问题,以后少说多倾听就是。
直到最近看了《推开心理诊室的门》这本心理学著作,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这是患了“空白焦虑”呀。
所谓“空白焦虑”,即目的只是要填满对话之间的空白,不希望冷场,根本不在意对方的回答,或者害怕对方问到你不知道的内容让你难堪,并且也没想过要刁难对方,可能正是因为不太熟,所以才希望场面不要冷、太尴尬。
《推开心理诊室的门》的作者刘仲彬,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是一位资深心理师、临床教师。他将心理学知识用故事的方法来呈现,以风趣、幽默的笔法娓娓道来,他希望借助生活场景来让人们对精神疾病不再排斥,对心理咨询愿意接纳。
心理诊室里每一次回合的问答攻防,展示的都是不被理解的伤。而《推开心理诊室的门》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讲述心理案例的书,更是一本探索情绪真相的书。通过阅读本书,我才开始了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觉察,并且从中领悟和获取到一些“自主之道”,比如“留白”,给自己和他人思考的空间,认真倾听,让彼此关系更亲近。
下面,我希望通过如下的故事,能让你对心理学有新的认知,开始新的探索。
有这样一个乐队贝斯手,他上台从来都是背对观众,不敢直视观众表演,乐队其他人意见很大,认为贝斯手拖了他们的后腿。后来,他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让贝斯手有所改变,甚至贝斯手一度不愿再登上舞台表演。
贝斯手的这种情况,外在表现看起来是比较害羞,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到亲戚害羞而躲在大人身后不愿打招呼一样。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障碍,属于焦虑疾病。
可能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人群。他们面对社交场合或者不熟悉的人群时,会经常感到不自在,进而因为紧张,还可能会引发一些生理症状,例如:头晕、恶心、肚子疼,甚至呼吸急促等。
而正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这种不自在被别人看出来,所以内心会暗自警戒和回避,表现在外在上,看起来就是高冷、不愿意和人接近,或者不合群。因而他们的人际关系会不断恶化,变得越来越孤单。
朋友的老公,工作单位好,多金,父母都是国企大领导退休,自己也长得蛮帅,符合当下人的审美眼光,还有些音乐细胞,经常喜欢弹个吉他,邀朋友唱个K啥的,他经常和自己妻子说话时,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他觉得自己非常优秀,朋友能找着他当老公,那简直是撞大运了。
朋友老公的这种情况,外在表现是炫耀,他觉得自己比妻子和其他人都优秀。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恋型人格,这类人会觉得自己就像“磁铁”,能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而别人都是在嫉妒自己,他希望得到别人关注的目光越多越好。
而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刚好相反,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个“漏斗”,所有不好的评价都会流向他们自己,一旦看到别人扎堆,他们可能就会认为那是在讲自己坏话。他们一点儿也不希望别人的目光聚集在他们身上。
不论是社交恐惧症还是自恋型人格,他们最大的问题,都在于过度在意外在的评价,总担心会被人嘲笑或者被骂,特别是在面对权威人士和专家时,一旦这种症状启动时,那就是一场灾难。
曾经听一位朋友说她带孩子去上书法课的事。
那位书法老师听说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并且在书法界很有名气。朋友费了不少事,才将孩子送入这位老师门下。当时,她陪孩子一起上课,孩子因为才5岁多,手腕也没什么力气,也没怎么拿过笔,刚开始执笔的时候,总是拿不稳。那位老师就拿戒尺,敲孩子的手腕。朋友虽然心疼孩子,但仍然觉得那老师是对孩子负责。
就这样,两三堂课后,孩子哭着再也不愿意去上课了。当时家里人包括身边亲朋好友都觉得孩子是吃不了那个苦,没有持之以恒的韧劲才弃学的。
直到看到这本书中的阐述,我才骇然警醒。
社交恐惧症症状的人在面对权威人士时,被权威人士一次次否定、打击,导致他们失去自信,再也无法坚强起来,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怕见那种审视的目光,或者将旁人正常、中立的目光当做对他们严苛地审视时,他们就会不断犯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渐渐成为那个大人口中没用的孩子。
真是不敢想,想想触目惊心。很多教育专家、老师、家长们都应该认真审视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了。
切莫把害当作对孩子的爱。
在本书中,作者刘仲彬认为,不论自恋型人格或者社交恐惧症,都是因为我们过度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错误地判断他人的身体语言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如果我们内心保持平静,只在意我们自己,不去管外人的看法,不去关注外人的眼光,不去处理他人的情绪,那么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建议给你,如果上述所说你做不到,那么你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心理障碍,即“渐进式暴露疗法”。
以刚才乐队害羞的贝斯手为例,我们可以先设定一个目标行为,将“上台面对观众”当做最后一个关卡,前面的难度依次递减,“彩排”当做最简单的一关。从“彩排”到“上台面对观众”分为四五个关卡,比如,先在没人的舞台彩排,再到有熟悉朋友在场的舞台,再逐次升级,每一关都练习放松,一直到最后一关为止,这就是“渐进式暴露疗法”。如果训练得当,很可能,两三个月就见效了。
但是,我们非得要面对世界,才能展现自信吗?
在舞台中央,人们关注的重点,一般只有乐队主唱,超帅超酷或者别具特色的演员,而其他人,哪怕在舞台上,也会被无意识地忽略,就像曾经一个很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一样:
说体育场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足球直播,场内,一个穿着红裤衩的男子绕球场跑了一圈,问有没有观众注意到这个男子,结果95%的观众都被足球赛吸引,压根没有注意到红裤衩男。
同理,贝斯手是否有必要直面观众,才能展现自己的自信,我觉得不一定。
上传完毕,正在处理...
有人喜欢热闹、喜欢聚光灯,有人喜欢低调、喜欢独自起舞,性格使然,我们并不一定非得去纠正。这也不是本篇文章关注的重点。通过这些案例,让我们了解到,原来心理学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这么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才是本次我想说的重点。
为什么我那么喜欢读书,这就是原因。每次读书,总能给生活出现过的一些情景和现象,找到理论归因,让我有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之感。
读完《推开心理诊室的门》也是如此,了解精神疾病症状,了解心理学,觉察我们的内心,从而找到治愈我们、改变我们、给我们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