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张潮曾把人生分为三重境界:
第一种:从窗中看月;第二种:在庭院望月;第三种:站高台上玩月。
一个人所站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决定他的胸襟和气度。
格局小的人,容易困于方寸之地,在琐碎中沉沦。
格局大的人,从容豁达,遇事不争论,遇难不回避,遇错不责人。
01
遇事不争论
在古代,有一家茶店,店主修炼深厚,是著名的行尊。
有一次,一位商人拿着一篮茶来问,店里的工作人员看完后,立即回答:“叶莹薄,像银线,是上好白茶。”
出乎意料的是,商人不相信,坚持认为他们的茶是普通的散茶。
伙计着急了,拿出店里的样品,不得不说服对方,两人的争吵越来越大,对方甚至开始诽谤茶馆。
这时,店主出来了,商人又抓住了他的理论。
店主扫了一眼茶,淡淡地说:“你说得对,这是普通的散茶。”
对方终于满意了,笑了。
很难相信问店主:“你这不是颠倒黑白吗?很明显,他不知道货,故意找事。”
店主解释道:“既然这个人不明白,你自然不能说服他,看他生气,然后争论你只会打架,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想想真的是这样。
你不能靠争论来改变一个人,就像你不能让桃树结梨,也不能让梨树结桃一样。
不同层次的人,不与之争论;无关紧要的事情,不必费心辩解。
模式大的人不在乎眼前的输赢,也不在乎是非的漩涡。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另一位造诣颇丰的画家范曾非常合不来。
范曾脾气暴躁,多次在各种场合骂黄永玉,甚至在自己的画中,把黄永玉丑化成狗。
他还写了各种批文对黄永玉大加讽刺,言辞之间,火药味十足。
但黄永玉很少回应,他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沉迷于自己的创作。
老子曾经说过,善柔者不辩,善胜者不争。
境界越高,越不喜欢炫耀的速度,也不喜欢在不必要的琐事上消耗自己。
相反,默默地管理自己,守住目标,朝着心中的圣地前进。
02
遇难不回避
主持人白岩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他让学生们选择了《道德经》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结果,大多数人在第23章中选择了这句话:“飘风不终朝,突雨不终日。”
当生活的苦难被击中时,你会认为世界末日即将到来。
但是当你咬紧牙关忍受,暗自努力,风雨过后,天空就会再次晴朗。
不久前,长沙51岁的外卖“小哥”姚志刚火了。
在他生命的前半段,他是一位风景优美的银行行长。后来,当他创业失败时,他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在不同的地方方,靠送外卖谋生。
一身黄色制服,一辆小摩托车,一个送餐箱成了他的新标准。
从天堂跌落泥地,背负着巨大的债务,他一度心如死灰。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你可能会坐在地上,再也不记得了。
但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热情地投入了新的工作。
一开始,因为不熟悉地形,他经常跑错路。后来,每次送餐,他都会写下商圈的位置,在脑海中预览各种路线。
他还自制了一张取餐图,标注了附近几百家商家。
入职第一个月,姚志刚就送出1580单,名副其实“单王”第四个月,他成了配送站的站长。
面对采访,姚志刚笑着说,人生的下一个目标,他想升职为区域经理。
创业失败,陷入人生的黑暗时刻,再到高峰,生活出现了新的活力……
回顾这段经历,姚志刚坚定地说:“跌倒并不可怕,只要你能站起来,生活不止一个定义,重新开始。”
这个年过半百的男人,用他的智慧和坚韧,为生活打开了新的一片天地。
作家老杨的猫头鹰说:
“人生像是蹦极,从纵身一跃,再到自由落体,每一步都很难,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心,但自始至终你都很确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啊,生活特别仁慈的地方就在于,他会给懒惰逃避的人以借口,也永远会给自力更生的人以入口。
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弱者抱怨,始终被困,强者自渡,终有出路。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在苦厄中磨练出强大的生命力。
03
遇错不责人
成功教育之父卡耐基先生曾参加过一次演讲,但他拿出演讲稿,刚读了几行,观众就笑了。
原来秘书装错了演讲稿。
他强忍尴尬,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然后幽默地说:“演讲前,我先跟大家开个玩笑,然后正式开始。”
接下来,他用自己的储备侃侃而谈,化解了小危机。
演讲结束后,卡耐基只是轻松地对秘书说:
“我今天要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但我读的是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材料。然而,你让我自由发挥得更好。”
言语之间,没有责备。
俗话说,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远。
德行深厚的人,往往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懂得在宽容中培养自己。
曹德旺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当他走出家乡时,被村民打了出去。
然而,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报复村民。相反,创业成功后,他每年投资50万元建祠堂、道路、养老院,努力改善村民生活。
有些人很抱歉不去道歉,但他挥挥手说:
“事实上,我非常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就不会跑出去,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有句古话说,“唯宽能容人,唯厚能载物。”
宽容不仅是一种宽容,更是一种格局。
能够容忍别人的过错,才能拓宽心胸;只有假装别人的过错,才能更好地聚集人心。
▽
电影《阿甘正传》中说,“生活是一个不断消除的过程,慢慢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当一个人见过高山大海,眼前的是不便如尘。
别人的过错现在的得失,现在的困难,都是磨砺自己心灵的基石。
一点一点地看,当你把苦难当成修行,把委屈当成磨练,前路就会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