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篇文章里,说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当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的那一刻,竟然有些“懵逼”,毕竟世界那么大,而精彩的事物又是那么多。
有人说,真正的旅行,不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是,从一个自己,到另一个自己。
既然只要心怀探索的眼光,也能从看似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寻觅出新的体验,那么,为何不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开始呢?
所以,我想到了我的故乡——广州
不过说来惭愧,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在广州呆了23年,走进老城区还是会迷路,被问广州哪里好玩还是会咋舌,有时还真的还不够那些看了旅游攻略的外地朋友来的清楚。
才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了解这座养育我的城市,无论是它的脉络,亦或是文化。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一起,重新看看这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城市。
从一个传说开始
之所以说具有传奇色彩,是因为广州一直盛传着不少传说。
其中,又数“五羊传说”,最为著名。
据说历史上,广州曾一度出现严重旱灾,农业失收,导致不少百姓在饥荒中死去。无助之际,广州的人们纷纷下跪祈祷,请求上天庇佑,经历了数日的漫长等待,他们的诚意终于打动了神仙,在某天,南海的天空上传来了动人的音乐,五位仙人坐着五只颜色各异的仙羊,应声而至。他们将一株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交给了农民,并让五只仙羊化作石像停留人间,许下饥荒不再的祝福。于是,广州从此变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
这也是“羊城”、“穗城”的由来。
也许真的是受到上天的眷顾,优渥的土地,常年高温湿润的气候,让广州四季常绿,花卉常开,于是,广州也渐渐获得了“花城”的美誉。
每年4月~5月,走在广州的每一个主干道(特别是应元路),你会看到无数盛开的木棉。
木棉绚烂似火,像壮士的鲜血染上树梢,故又名“英雄花”。选择木棉花作为市花,是要用它的红火铭记那段抗战的历史,也是想借它的花语告诉世人:“珍惜你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幸福”。
或许,广州人的温文儒雅,享受当下,只是经历了的动乱与苦难之后的释然和懂得。
骑楼、西关大屋之外的平房
清末民国时期的广州,是鸦片战争的主战场。无可否认,这场战争,带来了不少外来文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穷困与混乱的百姓生活。
大家所熟知的骑楼,西关大屋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产生。
说起骑楼,西关大屋,不少人会觉得它们是岭南地区建筑的代表,但其实,能住得起骑楼、大屋的,只是少数富裕阶层,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往往都只能蜗居在街道两旁的平房里。
咫尺的空间,有时,伸手就能碰到天花板,户与户之间,有时,可能也就一板之隔。所以,家家户户,知根知底,没什么秘密可言,相互间少了猜忌与揣测,便保持了最单纯的联系。今天七伯家的鸡跑了,大家一起帮忙去抓,明天八大姑的女儿嫁了,大伙儿坐在一起吃红鸡蛋。这种邻里关系,在广州,有个特称,叫街坊。
在那个买米都得靠运气,猪肉都算奢侈品的年代,每个人都在夹缝中艰难求生,自身难保,但偏偏这样一群毫无干系的人,他们可以因为住得近,说同样的语言,而分享柴米油盐,上门嘘寒问暖,甚至可以在某人某天需要用钱的时候,捐出他能给的全部,即便知道在未来一个月要勒紧裤头过日子。
这种独有的场景,恐怕如今,也只有在电视剧里,又或是仅存的少部分老街,才能看到了。
有条老街叫恩宁路
不少人熟知的恩宁路,便是其中一条涵盖了不少传统广府文化的老街。
这里,承载了老一辈广州人大半辈子的回忆。遥想当年,这条麻石街上的每天,都有无数人流涌动,有的是为了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上瞄上一眼,有的是为了在八和会馆听上一曲艺人名伶唱的粤剧,有的是为了跟社会名流在金声影院同看一场电影,有的则是为了看骑楼上西关小姐的含眸一笑。
短短的一条街,不仅凝聚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也成为了不少人维持生计的场所。一张席,一块牌,一家家店铺便应运而生:打铜器的,磨刀的,修伞的,剪发的,刮脸美容的,换水壶内胆的,卖服装的,卖特色小吃的……
楼上是家,楼下是经营的店铺。人来人往,不舍得错过哪怕一单的生意,连吃饭的时间都变得那么奢侈。将锅碗瓢盆,床褥被子搬到楼下,为了生活,也是为了生存。
从此,公共的空间,多了一丝生活的气息,每逢午饭时分,走在街上,总能感受到足够的“镬气”,商户老板们,左手拿起筷子,右手数钱找零,偶尔忙里偷闲地聊上几句八卦琐事;不时看见几个街坊在菜摊前幽默风趣地讨价还价,总有其中的某位对某鲜肉档情有独钟,却挑肥拣瘦,磨磨噌噌。
买卖双方,你来我往,渐渐地形成了特有默契,建立了一种超乎买卖关系的亲切,这种情谊,有时,也足以成为苦苦运营一家店铺的理由。
大人们承担各自的不易经营着生活,而孩童们则把这里当成放飞自我的玩乐场所。
衫裤鞋袜,锅碗瓢盆,单车伞棚,各色人流,在一个密集的空间,交织成一幕幕我们熟悉的,充满市井气的广州街景。
而每个人都成了老街生活场景中最真实自然的演绎者,仿佛只要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这部剧便永不落幕。
摸着石头过河的"城变工程"
然而,城市终究不会停止发展的脚步。
自从98年提出了 “一年一小变(便),三年一中变(便),十年一大变(便)”,一系列的城变工程相继开展,乘着04年“亚运会”、“创文”这阵东风,广州的城市面貌迎来前所未有的更新迭代。
06年11月,恩宁路的拆迁工程,打响了旧城区改造的第一枪。但由于缺乏周密的规划,不少历史建筑(如八和会馆、金声影院)在一夜间分崩离析,只剩牌面供游客拍照留念,熟悉的麻石地板被水泥覆盖,许多商铺被打上“危楼”的标签,不得不停止营业;就连在这里居住了大半辈子的街坊,也另寻归属,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年轻的外来面孔。尽管不少骑楼跟西关大屋最终得到不同程度的翻新,但早已物是人非,韵味不再。
就此,这条街道曾经的繁荣与市井,都在城市发展的巨轮中,归于寂静。
恩宁路的兴衰,让无数人为之感慨,甚至让许多街坊公开质疑“城变工程”存在的合理性。毕竟,城市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以破坏历史文物为代价。
在迈向未来的步伐中,我想我们还需要更多更全面,更成熟的思考。
在“城变”中“蜕变”的“花城”
尽管城变工程中有许多如恩宁路这般,令人无奈,唏嘘的例子,但无可否认,其中有不少惠民工程,如荔枝湾涌整治工程(有点像《人民的名义》里李达康操刀的“林城”开发区工程,同样属于化腐朽为神奇),事实上,广州能从“脏乱差”的形象中,蜕变成如今的“花城”,也离不开一次次改革的大刀阔斧。
既然我们终究无法阻挡时代变迁导致的物是人非,那我想我们这辈广州人能做的,大概只有将广州的历史铭记,将这座城市教给我们的好品性铭记(如包容,热情,文明),然后传承。
毕竟,只有当一个城市的“根”没有被忘记,才会生生不息。
期待着,这座“花城”融入新时代元素,再一次,绽放在世界眼前。
TO B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