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滨海的小镇,因为在海边,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风的光顾,这座小镇被人们称作清风镇。
在这个小镇,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中,光顾这里的风都是一位非常善良的神女送来的,她用风吹散这座小镇的厄运,保佑这里的人平平安安。只要在夜半时分,在风中轻轻呼唤她,便会化作风,永远自由自在奔行世间。不过这个传说并没有谁验证过,因为化为风固然好,可还是生而为人度过短短的一生,找寻自己的价值更好些。
少女的家是一栋二层的小洋楼,面朝着大海。她和父亲一起住,父亲住在一楼,她住在二楼,从她的房间能看到大海。
她的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就病逝了,所以她从来没见过母亲,而她也继承了母亲的体弱,总是生病,身体虚弱的不行,所以她没有上学,也不出门,几乎整天都待在房间里。桌上有一本摊开的画册,是一幅只画了一半的画,是全家福,父亲母亲和她。但是这幅画中,父亲没有笑容,她自己和母亲的脸都还没画上五官和表情。
她不能出门,于是就在这房间里找乐子,她自己学习了画画,有时候也看看书。她不像一般女孩那样爱看言情小说,她更喜欢冒险类的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时常让她着迷激动不已。激动过后常常是苦闷,因为自己哪也去不了。她的身体非常羸弱,动不动就发烧感冒,要不就是咳嗽不止,所以她每天都要吃很多药。她讨厌吃药,倒不是因为难吃,是因为一片一片的药总提醒着她是病人,总是限制着她的自由。
她也非常想出门去玩,可是一年四季都有风,父亲不让她出门去,怕被风吹得病更严重了。父亲是个非常严肃而且严厉的人,总是说一不二,父亲和她的交流很少,基本只有吃饭时候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其他时间,她呆在房间,父亲也在楼下做自己的事。
虽说父亲很严厉,但还是非常宠女儿的,什么事情都依着女儿。唯独有一件事,不让女儿出门去这件事,他态度非常坚决。父女俩也没少因为这件事吵架。
她拗不过父亲,只能一直在家里。她不读书也不画画的时候,喜欢坐在窗台上吹风,看着海上飞着的海鸥,像一个个晃动的白点点缀在海上,或是看着来往的船只,慢慢消失在地平线那头。清风吹动了她的长发,撩拨了她的心弦。窗外挂着一串风铃,那是父亲几年前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风一经过,叮叮咚咚的。
她曾问过父亲,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父亲的回答总是含含糊糊,说是个和她一样的人。父亲还说,一定要让她好好的健康地成长,因为不想再失去重要的人了。这可能也是父亲要让她禁足的原因吧。
窗外的风景对她来说,早就厌倦了,因为是海边,根本看不出四季的变迁,若不翻看日历,一定是会把日子过昏头的。但是她并不担心,因为风会告诉她,春天的风柔和而清凉,夏天的风湿润和燥热,秋天的风干燥而凉爽,冬天的风烈烈而冰冷。她毫不担心会厌烦这单调的布景,因为她的心思风知道,有风作伴,她也不孤单。
她也喜欢望着海面发呆,想些一般小姑娘也会想的事,比如自己会化作海的公主,或是英俊而优雅的恋人会乘风来到她身边之类的,再或者就是想象着一家三口一起看海的情景。
还在嘴硬,还在说不寂寞吗。
其实心里已经是寂寞得不得了了吧?因为没有母亲,因为没有朋友,因为不能出门去,就算说是有风作伴,也没有风那么自由,风想去到哪里就去哪里,而少女只能用指尖感受它一瞬的存在。
这个春天过了,少女的身体状况更糟糕了,医生也说没办法,因为这是天生的体弱。她还是在房间里,只要是有时候开始咳血了。父亲还是一脸淡然,只是眼角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
这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母亲来看望她了,说要她好好的,不要再让父亲再伤心了。母亲还说,还是外面的世界好,想去就去吧。
她惊醒了,坐在床上久久沉思。它起身坐在书桌前,翻出那本未完的画册,捏起笔画了起来。终于完成,她打开窗户,又坐在了窗台上。一阵风过,风铃又响起来。她轻轻呼唤风女的名字。
只觉得身体在一点一点消散,变得轻盈了起来,变得澄澈了起来,变得通明了起来。慢慢地,她飘了起来,飘出了窗外,彻底化作了一缕清风,吹向广袤无垠的大地。
天亮了,父亲走进她的房间,不见她的踪影,只看见桌上摊开的画册,是那张全家福,少女和母亲都有了笑容。
这张全家福的提名,少女取做“化为清风”。父亲看得入神,忽然,窗外一阵风过,吹响了风铃。
父亲露出了笑容,拿起笔,把画上的愁容改成了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