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窟山,相传燕建平中,济南太守胡谘,于此山窟得白虎,因名焉。
乌山下无水,魏末有人掘井五丈,得一石函,函中得一龟,大如马蹄,积炭五枝于函旁。复掘三丈,遇盘石,下有水流汹汹然,遂凿石穿水,北流甚驶。俄有一船触石而至,匠人窥船上得一杉木板,板刻字曰:“吴赤乌二年八月十日,武昌王子义之船。”
山洞中得白虎,因此命名为虎窟山。
乌山下掘井,遇暗河,暗河中有一古船。
虎窟山,相传燕建平中,济南太守胡谘,于此山窟得白虎,因名焉。
乌山下无水,魏末有人掘井五丈,得一石函,函中得一龟,大如马蹄,积炭五枝于函旁。复掘三丈,遇盘石,下有水流汹汹然,遂凿石穿水,北流甚驶。俄有一船触石而至,匠人窥船上得一杉木板,板刻字曰:“吴赤乌二年八月十日,武昌王子义之船。”
山洞中得白虎,因此命名为虎窟山。
乌山下掘井,遇暗河,暗河中有一古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