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虽然阴天,但不忍浪费长假末期的小尾巴,又担心下雨,于是和男友骑车在周边逛了逛,漫无目的,我们去了陌生的大学,吃了一些小吃,买了杯热饮,发现了一条有趣的小街,后来经过一个像公司的地方,男友说这是啥,我看了一眼大门处的一行大字:大象出版社。
他说你听过这个出版社吗,还挺有名的,我说耳熟,但是也不很熟,其实我以前最期待最喜欢的职业其实就是在出版社这种地方,当个小编辑什么的。他说真的吗,我也是啊。当然我们现在做的都与编辑无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和梦想之间有了一道浅浅的但难以跨越的鸿沟。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在网上找的是好就业的十大专业,没有人看好文学类的专业,"毕业了找什么工作呢?""现在报纸啊书啊都没人看了。”我想了想好像也是。后来升本,我挺想考汉语言文学,但是想想,毕业了干啥呢,还是考行政管理吧,后来毕业了,发现也是不知道干啥。
参加工作了,家人问完做什么就是工资多少啊。后来过年回家,有熟人夸我工作不错赚钱不少,我才知道他说的数字比我实际的工资要高,我没拆穿什么,我知道是我没有满足家人的期待。年后不久悄悄跳了槽,稳定了才跟爸妈说,第一次领工资回家给了妈妈一千,带她买了一些东西,之后每次回家都会给妈妈买些衣服或者吃的,年前开始实习之后再没问家里要过钱,最难时候借了5000,后来都慢慢还完,也慢慢有了些积蓄。当然这一切没人逼我,没人说不让我问家里要钱了,也没人要求我一定要赚多少钱,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妈妈不是个很有文化的人,她不知道辛苦供我上学到底有没有用,不知道我能不能找到工作,担心我顾不住自己,也担心我长大了嫁人了就会不管她了,她慢慢年纪大了,又心事重,对我的事情从来没有放心过,我掩藏所有的不好,装作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很游刃有余的样子,就是想让家里放心,也让妈妈知道,我有能力时候第一想到的就是回报家人,我永远不可能不管他们。
今天在微博看到一段话:二十来岁真的是一个神奇的界限。二十多岁之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小逼崽子,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要健身,要滑雪,要环游世界,要出人头地,要疯狂的爱,要作死的蹦哒!一过完二十多岁,就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只想挣钱,对任何与钱无关的事情提不起兴趣,老娘只想要钱,钱啊,钱! 我笑了,并不心酸的笑,讲上面这些我并不觉得心酸委屈,我是个幸运的人,能走到现在我真的很满足了。我挺喜欢这段话,也喜欢这种自嘲的心态,不过要否决一点,并不是对除了钱以外的东西都不感兴趣,而且为了满足那些需要金钱来充盈的兴趣,我才会这么努力地赚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偏离了一些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专业要适合工作,工作要找赚钱多的工作,每天为了钞票辛辛苦苦地活着,痛并快乐着。 有个月我拿了超出我期望值很多的工资,开心之后我觉得心里很空,我跟男友聊天,他说怎么了,我是真的不知道,晚上睡不着,我就一直看书,看到困。后来我从我身边的每件事想,我发现我厌恶我现在的工作,但是又不得不每天面对并且把它做好,我想离开,但是取舍后又觉得拿提成的日子总是比拿死工资让人觉得有希望,等我赚够了钱就去做我想做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赚够钱,也不知道多少钱算是够了,只是知道目前的肯定不够。
毕业了 ,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其实我们不是从热血沸腾变得一切向钱看了,而是我们从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之后变得接地气了,金钱让人爱也让人恨,但是金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你的快乐。有时候也会想自己真的需要这么拼吗,我不是才刚毕业吗,但是很多事情压着,自己只有多赚点,才能多分担一点。
我跟男友以后的规划是创业做个生意,也不是我们最初想要的,但是做生意才能赚钱,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呢。
前两天微博一个视频挺火的,说是毕业生一年后的现状,我看了一点就没兴趣继续看了,说不上为什么,过了那个阶段就没那么感触,也不需要共鸣了,生活的答案就是生活本身,我们只能一直往前走。
掐指一算工作也快满一年了,走到现在谈不上后悔不后悔,怎样选择都有怎样的精彩,我们会一直努力一直坚持去过我们想要的生活。但是我也期待着,也许有一天,我和男友也会卸下包袱,走向属于我们的“大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