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葑门茭葑绿
水绿波平觅渡桥,封禺山下遍蒿迢。
得名修史前书览,吹郭飘香后范标。
隔岸篱疏梅弄影,在楼帘卷凤来朝。
清宵渔唱欣明月,惹动葑茭舞得娇。
【韵译】
水绿波平高耸觅渡一桥,封禺山下遍植蒿芦漫迢。
葑门得名修史前书可览,馨风吹郭飘香后范昭标。
隔岸东篱前隐约梅弄影,在楼阁帘卷推窗凤来朝。
清宵际渔人歌唱欣明月,歌声惹动葑茭翩舞多娇。
【随记】
葑门位于城东,相门之南。范仲淹知苏州时重修,后世亦多有修整,清初重建门楼,题以“溪流清映”额(翰林顾嗣立所书),并增辟水门。民国25年门楼被拆除。50年代拆除城门。
关于葑门之名的由来及演化,史籍广有记述,诸家多作诠释,实在丰富之极。兹引述一二,以飨读者。
名曰“封门”。北宋朱长文编撰的 《吴郡图经续记》云,该城门“取封禺之山以为名”。 故应呼“封门”,《续记》还认为:方言把“封”说成“葑”,所以才叫“葑门”了。还据《吴郡图经续记》:“封山故属吴郡,今在吴兴”。吴兴是今浙江省湖州市的古称,三国吴甘露二年(266),吴主孙皓取“吴国兴盛”之意,改乌程县为吴兴县,并设吴兴郡,隋代因地濒太湖而更名为湖州。封山、禺山在今湖州市德清县的三合乡。大禹曾治水于此,禺山名是因大禹第12代孙帝禺巡狩时在那儿驻扎而得。有研究人员对葑门得名于“封禺山”的说法表示怀疑,认为葑门离封禺山直线距离上百公里,用山名呼城门的可能性不大。民国苏州学者王謇在他的《宋平江城坊考》中也认为:“封禺之说,疑望文生义”。
名曰“鱄门”或“(左鱼右孚)门”。中唐张守节注解《史记•伍子胥列传》曰:“(苏州)东门,鱄门,谓(左鱼右孚)门也,今名葑门。越军开示浦,子胥以涛荡罗城开此门,有鱄(左鱼右孚)随涛入,故名。”也就是说,“葑门”原先叫“鱄门”或“(左鱼右孚)门”,是因江豚而得名的。越灭吴主要以水军从东面水道进攻。越军总攻吴国时,极可能借助了大台风。当时城墙由泥土版筑而成,浸泡日久,被台风掀起的巨浪冲毁,越军就乘势而入,鱄(左鱼右孚)也紧紧跟进。顾野王考证,鱄(左鱼右孚),即江豚。苏州城区离长江有好几十公里远,江豚有可能游过来吗?专家认为,古代江豚数量很多,再加上当时苏州通长江的水道如吴淞江、娄江等都很宽,江豚完全有可能逆流而上,再通过其他河道进入苏城。
名曰“葑门”。《吴郡图经续记》即以方言把“封”读成“葑”而提出此名。另外,从“葑”字的词源出发,也可见城门据地物方情命名的特征。葑,意思是茭白的根。《吴郡图经续记》认为,“葑门”的“葑”,就跟茭白、茭白田有关。历史上,葑门外娄葑、斜塘、郭巷、车坊等地地势低洼,到处都是烂田,最适合茭白等水生作物生长。故而,苏州东城门取“葑门”为名,当之无愧。
苏州方言读“葑门”为“夫(富)门”。有人认为这是讹读,如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即说:“今俗或讹呼富门”。可地名的读法和常音不同,并不都是讹称,主要因为读如古音。江豚,苏州古人俗称“嫑(biao,阳平)鱼”,古无唇齿音,“嫑”、“夫(富)”音近。苏州人所说的“夫(富)门”,其实是“嫑门”,或即“鱄门”。后“嫑门”、“鱄门”更名为“封门”、“葑门”,但民众仍读做“夫(富)门”,非为讹读。或者,大家忌讳城门被“封”,就改读“夫(富)门”了。此情多旁证,比如老苏州们忌讳说“死”,往往把“尸”、“诗”等发音跟“死”相近的词语,都读如 “书”。
也有研究者认为,葑门曾呼 “封门”,这个“封”的本意是祈求丰收,和“富”意相通。古代说某户人家很富裕,就说“家素封”,《诗经•周颂•桓》也说:“绥万邦(安抚各地的意思),娄封年(一作‘屡丰年’)”。苏州娄、葑二门的命名,正典出《诗经》,把葑门、封门读成“夫(富)门”,即据“封”的本意——富裕。
城门命名或据地貌,或凭史料,或由特产,或藉古音,或依经典,姿彩纷呈,此正是汉民族文化(或说吴文化)丰富多样性的例证。上述各种说辞,都堪入情合理,即便取远在浙江吴兴的封禺山为“封门”之名,理由也是堂堂皇皇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吴都的东方之门,以吴国君王统辖下的封禺山为名,有何不可?况且,此山又跟中华始祖大禹史迹相关,当属名山之列,以之命名城门,似乎委婉传达了吴国君王希冀千秋帝业如山稳固的宏大气魄,何必“疑望文生义”而予以否定?帝王心思允许作合理揣测,民众的愿望更须得到尊重,读“葑门”为 “夫(富)门”,寄寓着千百年来苏州百姓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和对丰衣足食的渴望,也绝不可以“讹呼”一语而谬视之。
[注]相关史料和图片来自网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