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太阳走到了黄经225°的位置,节气是立冬。
但是等等,菊花刚刚开,树叶刚刚黄,艳阳犹暖,微风尚柔,秋意正浓,怎么就有冬天而立了?冬天当是“北风卷地百草折”当是“万花纷谢一时稀”,而眼前,一切相去甚远。
二十四节气中,有所谓“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细细想来,似乎每一个“立”,都错位了:立春不见繁花,立夏不觉暑气,而立秋,更无秋风袭至。
何以如此?
靠天吃饭的农耕民族,将季节的变化看成是头等大事,而我们的老祖先,早就观察到太阳在天上的位置对季节变化的决定性作用。当天上的太阳走到一个既定的位置,古人便知一定的季节即将到来,于是,在二十四节气中,便有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虽然我华夏大地,从南至北纵跨几十个纬度,从西向东又高低起伏,气候从来不是一统,但是不管气候有无变化,人们知道,大的趋势一定不会改变,季节的更替演变是上天既定的规律。“立”,是建立、开始之意,农人们看到此,便秉承天意,早早准备着各种农事活动,春天播种,夏秋收获,而冬天,则休息养生以待来年。
所以,四立并无错位,而气候上的差异,早被人们的经验所弥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个地方的耕作,自有一套起始与终结的程序,从不有误。
如此,一年又一年,百年千年,一辈又一辈,祖祖辈辈,顺应天时,辛勤耕耘,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