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桂花雨》,接下来,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设计理念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桂花雨》这篇散文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名作,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先写自己最喜欢桂花,喜爱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怀念家乡的桂花,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
我们都知道,教学设计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且在四年级的学批注单元初步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以,教学中,我继续鼓励学生边阅读边动笔做批注并敢于在交流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因此在第一板块的导入环节,我就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大意,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这也是课后的第一题。接下来第二板块让学生用心品味摇花乐,课后第二题的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第三板块是领悟感受思乡情。由母亲说的这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引发学生思考,结合课文阅读链接,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这是课后的第三题。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也是紧紧围绕阅读提示,进行自读批注,通过找、圈、批、读、演等多种方式来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感悟写法。
三、说设计理念:
本学期我正在阅读的书是《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阅读教学卷】,一天至少看一课时,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也大多采用的是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一些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坚持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原则,在阅读实践中培养习惯,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3.以读书为本,要顺应和遵循语文规律,要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汉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模糊性,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直觉的感悟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训练任何一种语文能力,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要加强读的训练”。于老师认为,读书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从四个方面去理解:读是理解课文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读是识记的需要,读是培养认真阅读习惯的需要。于老师一方面善于激励,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通过反复实践就能逐渐养成。于老师还提出读书要注意要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读、去思,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