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华东师范大学董莅菲老师在在讲授小组合作学习时,了一篇故事《倒立的老鼠》,我们在快速阅读之后,董老师提了三个问题,让我们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一,你觉得老鼠好骗吗?请举例说明;二,罗伯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举例说说明;三,文中有哪些让人难以致信的现象。
明确任务后,我们先独自思考了一下,便就三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完了,全班开始交流。第一个问题,你认为老鼠好骗吗?我们众说纷云,有人说,不好骗,当罗伯把奶酪,椅子,老鼠夹粘在天花板上时,老鼠竟然笑了,根本不去上当。有人说好骗,把电视地板全移到天花板后,老鼠竟然觉得自己在倒立。两方争执不定我们把眼光举向老师,希望老师能给一个标准答案,老师在我们的期待中,笑吟吟地说,两个答案都对,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什么?都对?!这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我们的印象中,答案往往非此即彼啊!
接着第二个问题我们开始交流,我们开火车用一个词来概括罗伯的性格,一个个词从老师口中蹦出,像:睿智,坚持不懈,个性,有想法等,传了十几个人,老师觉得回家得差不多时,有一位女老师站起来说,我觉得他很愚蠢,老师笑着说,你的答案很特别,请说明理由。她说,有老鼠可以把粘板放地上,何必放在天花板,更何况最后把桌,电视全部挪到了天花板,生活也不方便啊。我们一听,也觉得也道理。老师说,都对,只要能用理论去支撑,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文中哪些地方难以致信,有一老师说,前文说了,他下楼步履蹒跚,后面又说他把那么多家具都粘在天花板上,感觉前后不搭,我们点头称是。另一老师说,这是质疑文本。。
老师接着说,这是外国课堂上这节课所出的几道题,我们中国课堂会出什么问题呢?我搜索了一下,大多文讲了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一对比,我发现外国的课堂更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敢于让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注重发展学生的分散性思维,答案不是唯一的,更重要的是说出自己的理由,整个过程都在求异,而我们中国的课堂却在想办法求同,更想所有学生的答案都与老师的一致。为了应付考试,我们还往往选择一个最主要的品质写到黑板上,让孩子再抄到本子上,背下来,考试时改卷老师也在用唯一答案去批改,长此以往,禁锢了孩子的思维。教师从教案中读来理解传给孩子,孩子只需记住,孩子的自主阅读又体现在哪儿呢?
第三个问题我们更不敢去提,去质疑文本,这是我们老师想都不敢去想的事。大作家的某一个标点用得不合常规,我们不去质疑,总去试着去理解,接受,甚至去欣赏品味,我们从不敢也不想去质疑求证一番,长此以往,科学精神又从何而来。
这个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看似小事,却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生活,影响着孩子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