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如何引导孩子与我们合作?
1.共情的前提是:(1)确保自己的状态是良好的。(2)自己没有用。
2.不断改变自己,调整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方式,就不会有所谓的青春期问题。
叛逆它只是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我们需要改变了,不仅是自己改变整个家庭模式,而且跟孩子相处的方式都要改变,这才是根源。
新课:
1.如果你自己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不是很满意,一定不要期待孩子对你言听计从,否则孩子只会活成你的样子,甚至比你更糟。
2.合作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真正好的教育是鼓励孩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个附属品。
对孩子像朋友,像合伙人,共同通过共识沟通去完成一件事。
3.想引导孩子与我们合作一定要区分,谁处在问题区?父母要学会为自己的期待负责,而不是把自己的人生期待强加在孩子身上。
如:自己小时候成绩不好,被别人嘲笑过,他认为只有好成绩才会有好出路。是他的人生信条,孩子成绩不好,他非常痛苦,控制指责打压,想让孩子比咱当年的自己优秀。这是父母的期待,忽略了客观事实,反倒让亲子关系糟糕。
如:孩子喜欢画画,父母经常说:天天画什么画,光画这些有什么用,你不去写作业,你画的再好,将来能当画家吗?这些都是我们的期待,在干涉孩子的生命。控制,指责,打骂,甚至要求他必须听话,其实父母已经在扼杀和影响孩子的成长。
4.引导孩子跟我们合作的,大前提:
(1)摆正心态,把孩子视为朋友,合作伙伴,彼此尊重。
你有你的意见,我有我的意见,通过良好的沟通,最后达成以致。
5.希望孩子配合我们,反思我们惯用的方式。
(1)例:孩子八点上学,你七点半到单位,七点左右要把孩子送到学校。
我们惯用的方式是指责,讲道理。直接把孩子抓起来,批评指责孩子磨蹭,孩子委屈,饭都没有吃。我们会说:你怎么那么磨蹭?你能不能快一点?你看你从来都不懂事,你不知道妈妈上班多么辛苦你还在这磨蹭,你知道你耽误我多少事吗?
只有看清自己才是真正改变的第一步。
第一种方式,我们企图通过指责,让孩子发生改变,但这个100%无效。
企图通过指责,期望孩子改变=浪费口舌,影响亲子关系
(2)谩骂,带人身攻击:你笨死了,笨的跟猪一样,你是不是我生的,天呢?衣服都穿的这么慢,你这么大衣服都不会穿?
企图通过谩骂,期望孩子改变等于浪费口舌,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孩子很难有自己的主见,他只是在泄私愤
在关系里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是第一步。
(3)威胁:
孩子在玩游戏,声音很大,她跟小朋友在玩,你说两次,他也不听,这时我们会说:你再发出声音试试看,我不怎么怎么样?
那水很烫,小孩子很好奇,想去么,不带觉知的家长会说:你动一下试试,你很严厉,甚至带着恐吓,你再动试试。
父母惯用威胁,恐吓语言与孩子互动,让她被迫做一件事情,孩子长大后自信心会很弱,会紧小慎微,胆小怯懦。
通过威胁恐吓,期待孩子配合等于给孩子灌输恐惧,影响自己。
(4)命令呵斥。
让孩子倒垃圾,没有用尊重的口吻说:现在就去,快点,怎么这么懒?从来不知道帮我干活。间接培养一个毫无主见,叛逆的孩子。
通过命令渴望孩子配合,=培养毫无主见,叛逆的孩子。
(5)讲道理
孩子碰了你的东西,你不想让他碰,你说:你知道吗?你现在生活在集体社会,尤其是你现在还在住校,如果不经别人允许,你动别人的东西,你知道别人会怎么讨厌你吗?别人不愿意跟你做朋友,等等。
如:青春期孩子一丁点问题,会引来父母长篇大论讲道理,孩子的感受是只要父母一张嘴,我真的好像耳朵多自动关闭,我真的没有听见。
你上政治课,过度唠叨,容易培养一个打岔,直接关起耳朵,不听你讲话的孩子。
打岔就是父母说东,他说西父母说你作业做完没,孩子没听见一样,你什么时候能写完作业,他说我今天想出去玩,他不接你的话,这就是打岔。
通过命令,期望孩子配合=培养出打岔的孩子
(6)殉难
与孩子相处说:你想气死我吗?你看我的白头发,我老的这么快,全都是为了你,你真的让我付出太多了,你现在却是这个样子,你能对起我吗?
殉难教导孩子的父母会换了来一个内疚自责感比较多的孩子,她自我价值感不足,别人一个眼神,她都觉得在说自己。自我价值感认可度低。
角色互换:
无论你平时表现的好还是不好,我大声说:你想气死我吗?你看我的白头发,全都是为了你操碎了心,你看我老的这么快,你知不知道都是为了爱你?你会有一种内疚感。
通过殉难表达,期待孩子配合=让孩子内疚,觉得自己不好,甚至厌烦
(7)对比
只有一种孩子是完美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切记,那拿自己家的孩子,家人,跟别人家的对比。
例:父母说:你看,你这次才考70多分,你看人家隔壁的,人家考了90多分,你没看人家特别懂事,人家都会帮妈妈拿东西,你什么时候帮我拿东西,孩子不想配合你。
应该拿孩子自己跟自己比,切记拿他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这样会直接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爱他。
通过对比,期待孩子反思自己=让孩子觉得不被爱,厌烦
(8)讽刺
孩子忘记带书你说:你明知道考试还忘带书,你真聪明,记性真好,你怎么不把自己忘带呢?
讽刺,挖苦会让孩子浑身不舒服,甚至会激发他反抗你的那种感觉。
(9)预言
你如果这样,将来一定会怎么怎么样?不仅没有出息,还没有人喜欢你,所有的人都不愿意你交朋友,你这个成绩未来一定是扫垃圾的。
姐姐上清华,我也想上,妈妈说:这个成绩还想去那上,你扫垃圾都不配,看大门都不要你。
父母负面评价预言,直接扼杀孩子对未来的憧憬,自信心,孩子内在无力。
6.引导孩子跟我们配合的正确方式:
第一:学会客观描述性语言,引导孩子配合,不评价,不指责,不夸大,只描述是一个现象。
例:
孩子放洗澡,水水已经快流出来了。
客观描述一句:你快满了,它快要溢出来了。孩子会立马跑过去关了。
孩子没检查作业,10道题错了五道客观描述:妈妈看到你十道题有五道题是有问题的。
只要用上总是,永远,一直这些负面评价的词语都叫不客观描述。
客观描述:灯开着,门开了,水快满了。没有命令,指责,只描述一个现象,孩子100%,愿意配合。
还是忘关门,你只说一个字:门。描述完立马闭嘴。
第二:孩子一个具体的讯息。
(1)孩子打开牛奶没有喝完,他不会放进冰箱,具体讯息是:牛奶要放回冰箱,如果不放,它会坏掉的。
(2)乱扔垃圾
垃圾要扔进垃圾桶。
(3)你需要安静,孩子在你身边,蹦来奔蹦去,正确讯息:你去另一个沙发上安静的看电视
(4)孩子吃完香蕉,香蕉皮放在茶几上正确讯息:我直接把香蕉皮递到孩子的手里说,儿子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
(5)门开了我说:儿子,我们的门开了,需要关上。
当我们带上评判,指责性语言,孩子会有负面情绪。会给你对着干。
第三:用一个词表达,去提醒配合。
门开了,指着门说:门。
孩子书包放地上,你只着他的书包说:书包。
忘关灯了只说:灯。
说的越少,孩子反而开始思考。
第四:与孩子相处,说出你的感受,替代指责,适当的示弱。
如:他经常打断你,你可以直接表达:我不希望被你打断,我现在需要安静,我希望你们去另一个屋子里玩。这是在表达自己。表达自己容易,迎来对方的配合。
如:孩子青春期不上学,不写作业,等一系列问题,让自己很头疼,这时要真实的沟通:挺真实,跟孩子沟通没有指责,没有控制,告诉孩子:妈妈现在确实也没有办法了,我发现我所做的一切你好像都不是很满意,说实话,妈妈现在也有很大的挫败感,我不知道究竟怎样来爱你,关于作业这件事,我现在觉得很难受,很难过,我自己都觉得琪琪作业我也有很大的压力,我不知道该怎么样给你相处,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建议可以对爸妈妈?你觉得这件事妈妈怎么做才能让你满意?这就是示弱,说出你的感受,这样反倒会引起孩子更好的跟你沟通,才能知道孩子更希望你怎么做是他满意的方式。(示弱)
面对你我真的没有办法了,请问我怎么做?你才会满意。你认为,你认为我平时存在哪些问题?他的作业需要你怎样配合才能真正省心。是完全不做还是怎么做?可以去沟通。
很多孩子说我不想上学了。
正确的方法,我会说:有没有想好?如果不上学,16岁,现在出去打工,有没有想过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你期待怎样生活,这样是完全平等的沟通,那你准备好,工作没,你需要我什么支持?
7.用四个正确方法引导孩子给我们互动合作,还有几个大大前提:
第一:我们要学习,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本质,只是孩子需求不同,而不要上升。给孩一系列的评判,如果真想引导孩子给你配合,首先一个功课写下你对孩子所有负面的评判,你告诉自己这些评判都是我的,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要学习平等看待她,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评判,那样孩子能感受到他不愿意配合。
第二:学习倾听
年轻的前提是自己的心很静,没有评判,没有恐惧。
孩子说:我不想上学了。
父母:不想上学,你未来准备怎么办?你期待我怎么配合你?
第三:生活中大量,运用共情。
如:看到孩子不开心
妈妈:么看到你很不开心,有什么我可以帮助到你吗?
小结:四中正确引导孩子跟我们互动方式有这几个大前提:放下对孩子的一系列评判,要学习耐心倾听,学会跟孩子共情,关注她的感受,而不是关注那件事。
8.孩子为什么把我们当成敌人?
第一,经常强迫她不想做的事。
第二,我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
第三,对她充满负面的评判。
第四,强加自己的意志给他
。如:觉得谈话话不好就不让她画画,你觉得弹琴好,就逼着她去弹琴。
第五,从来不理解他,你们两个活在两个世界里。
孩子真的把你视为朋友,这才是一切让她愿意配合你的根源所在,学习成为孩子的朋友,去了解他的世界。
作业:
1.用上术述四川种正确沟通方法,跟孩子互动沟通。
2.写下你对孩子的所有评判,告诉自己,那些评判都是你的,跟孩子没有关系,也可以做一个正式的道歉告诉她,你以后会有更好的方式跟他互动,也希望他能提醒你哪些方式不对,我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