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写贵族女子登高远望而伤感。一解,首章写妇人思念远行者,二、三章写其想象远行者的辛劳。(骆玉明)
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 寘(zhì)彼周行(háng)
陟(zhì)彼崔嵬(wéi) 我马虺(huī)隤(tuí)
我姑酌彼金罍(léi) 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 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sì)觥(gōng) 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jū)矣 我马瘏(tú)矣
我仆痡(pū)矣 云何吁(xū)矣
采采:采了又采。卷耳:蔓生植物,嫩苗可食用,可入药。
顷筐:前低后高的斜口筐,易满。 嗟:语助词。怀:思念。
寘:通“置”,舍也,放置。或解为眺望,通“视”。周行:大道。陟:登高。崔嵬:山高不平。
虺隤:腿软无力貌。姑:姑且。金罍:青铜制的酒器。
永怀:长久思念。玄黄:黑黄色,指马的毛色因疲病而变得焦黄。
兕觥:犀牛角制的酒器。砠:有土的石山。瘏:因劳累致病。
仆:仆人。痡:疲困不能前行。吁:忧愁、叹息。
《采葛》表达对所爱之人相思迫切。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葛:藤蔓植物,织布原料,见《周南·葛覃》注。
萧:蒿的一种,即牛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艾:植物名,作为中草药艾叶可治百病,艾叶需用陈久者,故“如三岁兮”。
把这两首放在一起是缘于一个共同的主题:相思。
《卷耳》是最早的“怀人诗”,丈夫出征长时间未归,妻子牵肠挂肚,就连采卷耳的时候也不忘去思念。苍耳原本很容易采,张耒在《海州道中》之二云:“秋夜苍苍秋日黄,黄蒿满地苍耳长。”为什么“不盈顷筐”?因为她的心有所系,无法专注。采了几把,想起远出的丈夫,便把篮子放在道旁,独自沉吟,远望云天。孤单单地伫立着,一线相思系天涯。据此后人还写了类似的诗,其中有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这和现在影视剧里女主角因为思念出神,在缝制衣服时手被针扎了一下或者干活时失手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葛》是以男子的口吻概述对那个采葛、采萧、采艾的勤劳姑娘的想念:“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男主人公这么思念那位姑娘,可以想象在他心里姑娘肯定勤劳又能干、漂亮又贤惠,让他牵肠挂肚,几乎度日如年。
相思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就连豪放潇洒的李白也曾写下关于相思的《秋风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正是这种清纯、清新、毫不掩饰的健康心性,使得《诗经》中坚贞纯洁的爱情至今仍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