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上学期系主任推荐的,但我这学期初从图书馆借来,现在上完课才开始看。
看了第一章就觉得早点读到就好了,最理想是上大学前就读到。首章讲的是研究日记。由于作者是些化学家,举的是化学实验的例子。回忆前两学期各种化学实验和报告,当时没有养成系统记录实验细节的习惯,都是基本在实验指南上或拿一张空白的笔记纸记下数据。尽管写报告的时候也没遇到太大困难,但显然不是qualified的理工科学生应有的状态。
书中提到之所以要当场记下各种细节因为最不能信的就是自己的记忆。这点我深有体会,因为今天写应用生态报告的时候发现已经忘了一个简写代表的是什么参数,而最初的时候没有记下来因为觉得没这么容易忘。这下只能找个机会问同学了。
2019-05-11 更新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帮助很大,因此我在大多数的章节都记下了笔记。正值要认真写初稿的时节,在此贴出笔记(英语及简写),再用汉语做出整理注释。虽然原书是针对英语论文的,但原理对任何语言的论文写作都适用。
Read faculty regulations first
极其重要的一点,在毕设开始前,或至少在写稿前,认真阅读院系里关于毕业论文的规定或章程(如果有相关文件的话)。我们专业没有专门的规定,大概是因为本科的不少课程已经涉及了学术写作规范。
Intro begin with summary of background and goals
导论以总结研究对象的背景和研究目标为开头。
Interim reports
作者推荐保持记录间隔报告,格式可以为下:
Title 标题
Yuan Ou 作者
1st Interim Report, 31.04.2019 日期
Part process
Enduring characteristics in present tense
关于时态,如果是持续的性质要使用现在时。
Experimental accounts import to thesis
实验报告中记录的实验过程可以直接输入到论文中
Intro
• Concrete questions
• Instrumental tools and how employed
导论中提出具体问题,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即方法论,但仅简略提及,重点还是在方法那一章写)。
Results
• What answers I uncover
结果这一章要写我回答了什么(之前提出的)问题。
Discussion
• How best interpret findings
• Intriguing new Q's?
讨论这一章考虑怎样最好地诠释结果,引出了什么新的研究问题。
Conclusions
• Fresh insights
结论中给出新的见解。
Start writing when research phase complete
等研究阶段完成后开始写稿。道理是这样,不过我几周前一直焦虑来不及,已经开始写数据和方法那一章,因为内容比较固定,可以比较早写出,后期就算要改动也容易。早点写的好处还有我可以隔一段时间读我之前写的内容,期间已经想到了比这更优的表达就直接修改,也就是说更多修正润色的次数。改一百次的文字虽然不一定百分百比改十次的好,但更好的可能性更大。
Write fast as possible, grammar later
尽可能快地写,语法什么的放到后面。这个很有道理。重要的是保持文思泉涌思路的连贯,像想时不时改字体字号什么的诱惑一定要抵制。此时用LaTeX写论文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但我其实还是在word里写,克制着不去修改格式,排版才用LaTeX。
Regularly safe copy
备份这点也异常重要。前几天一个高中同学发朋友圈,他的电脑系统无法启动,如果重启可能会波及里面的文档包括论文。我留言说论文不存云都不保险。你如果放优盘里的确是多了个备份,但要是丢失怎么办呢?学校里找论文优盘的启事、朋友圈我们见的还不多吗?因此我每次写好新内容后都把文件上传到研究所配套邮箱的云盘里。要是要多重保险可以GoogleDrive, Dropbox, 百度网盘什么的都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