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下班了!
收拾好东西刚准备出发,却发现身边的A、B、C都齐刷刷地在“奋笔疾书”,根本没有要走的意思。
“额……难道……是我看错表了?”
A是一位新晋奶爸,刚得了个大胖儿子。是不是奶粉钱不够了,想挣点加班费?结果我刚凑过去,A就立刻合上了笔记本:“都下班了,啥事?”好吧,就在屏幕变暗的前一秒,我“无意”中瞥到了眼花缭乱的游戏画面。
B是今年新来的小同志,没孩子没结婚没对象,正是下班和同学朋友出去happy的年纪。怎么也在这耗着呢?这时,他电话响了:“我这加班呢,你们好好玩哈!”“没有没有,刚来上班,总得表现好点吧。”
而C,绝对是个工作狂。上班就看他脚不沾地地跑来跑去。这都到下班点了,怎么还有那么多活没干完呢?
似乎,每个人的加班理由各不相同。
可实际上,都在用表面的加班,来掩盖“逃避现实”的真相。
A:“为什么不回家?等你有孩子了,就明白了。”
B:“与其听他们在那秀恩爱,交流孕期反应,我更愿意在工作里找到自己。”
C:“我也想歇会啊,可是重要的工作都还没弄,可愁死我了!”
在《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一书中,作者列举了10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逃避”。
奶爸A用的是“放弃开始,避免痛苦”策略;
新人B正在经历压抑与否认的“鸵鸟心态”;
而大忙人C则是典型的“转移型”逃避。
正如本书作者,从事心理治疗30余年的约瑟夫·布尔戈说的:
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因此,谎言终究是谎言。
加班不回家,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我们早晚还是要面对被自己否认的现实。
那该如何直面这惨淡的人生呢?
在这本《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里,作者给我们支了3招。
适当防御是人类的生存本能
总能听到,有人在失恋或者遭受巨大情感打击后,会选择远行,或者换一个全新的环境。
等过一段时间,自己能坦然面对悲痛时,才又重新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
如果没有“逃避现实”的这一段缓冲,而直接面对强烈的情绪冲击。恐怕会有很多人,崩溃到无法复原。
所以,逃避行为带来的自我麻痹,是人类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
然而,正如前面我们说过的,麻痹也好,逃避也罢,毕竟都是暂时的,现实中的问题和痛苦并不会随着你的缺席,而自动消失。
反而,有时问题会因为你的“视而不见”而越拖越糟。
就像奶爸A,一次两次的加班,家里人可以理解。如果长期不回家,不仅会让家里人有意见,而且还可能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与照顾孩子需要的时间和精力相比,真的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明智的你,还是要学会走出“逃避”,直面问题。
认识到自己在逃避
你有没有过减肥的经历?
曾经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在一个月内,体重下降5公斤!
结果,没两天就跟朋友吃夜宵撸串去了。有人问起说:你不是在减肥吗?
你还振振有词地回答:我吃的都是蔬菜,这一顿不会影响多少。
说完这句,你能发现自己已经开始逃避了吗?
同事C虽然看起来每天忙忙碌碌,一刻也没歇着。实际上,他忙得都是杂七杂八。
真正重要的事,一样都没动。
这就有点像大考之前,总有人闹肚子,临时缺考。
心里越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往往越容易选择逃避。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改变,就要在此刻,清楚地对自己说:
我并不是在加班,而是在逃避。
在心里迈出一小步
这个一小步,并不是要我们变得“无知者无畏”:“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而是,学会接纳。
坦然面对自己和身边的不完美,在问题面前不再选择退缩。
A觉得照顾孩子让自己身心疲惫。于是今天早早收拾好物品,准备回家和家人好好谈谈,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轮班方案”。
B觉得越参加各种聚会,自己越感觉孤独。于是,报考了在职硕士,想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好好充充电。结果,竟然在课堂上,找到了女朋友!
C终于不再避重就轻地瞎忙,而是利用早上时间,先把重要的事情排出来。这样一路忙下来,到了下班的时间,就可以根据具体完成情况,而灵活安排了。
影片《公主新娘》中的黑衣人说过:
“人生是痛苦的。如果有人说不是,那他一定是在兜售什么东西。”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你可能要走过百万、千万步,才能让自己锻炼得强壮、结实。
而在内心世界里,只要迈出“不逃避”这小小的一步,就能让我们远离更多的伤害,而成为“无比强大”的自己。
现在的你,是否还在加班呢?
快回家吧~
—END—
我是董小琳,世界500强主管,用心写作的宝妈。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