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拖延症的碎碎念一篇

日更到今日已经两百多天,很惊讶一贯随性的我竟然也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然而也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热情开始消减,对于日更这事,有点凑字数的嫌疑了。

很多时候明明可以在白天写完,可往往直到临近午夜12点才踏着时间完成。

质量也越来越水,别说原地踏步了,有时候只写了短短的几句,甚至一度羞于公布出来。

这是所有人在这个阶段都会遇到的问题吗?还是我的情况只是一个特例呢?

今天无意中听到一个音频,作者说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坚持下去?

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拖延症。

想一想自己似乎也是这样的原因。

在音频中,作者提出之所以产生拖延症,是因为一种畏难的情绪。

在舒适区和面对困难中,往往选择前面。

同时产生畏难的情绪也是一种恐惧,害怕面对,所以产生了拖延。

另外还有一种想要寻求的完美的情绪在其中作祟。

越是想完美,越是担心写不好,越是不敢动笔。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细细一想,自己之所以这样,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下笔前给自己太多的期望,开始下笔时,总想着自己要如何如何写好,但下笔的过程当中却不一定能如自己的意,无法我笔绘我心。

更是在牵涉到需要大量描写来展开情节、表现情感时,我往往将它束之高阁。

就我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几个月来已经有三篇故事仅仅开头,没有后文。

现在看来,也许就是这几篇文章成为了拖延症的心魔。

今天的音频听了下来,我觉得我还是需要想办法来克服写作拖延的这个问题了。

其实做任何事情,到了某一个阶段,都需要停下脚步来回顾一下,复盘一下。

想一想怎么做能够做得更好。

我并不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却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看到了太多善于复盘善于总结的高人。

回头想想,复盘与总结,即使对上个阶段的小结,也是为下个阶段的蓄力。

同时我还感觉到,每次在实行行动时不能给自己制定太高的标准,分阶段目标的设立,似乎能降低达到目标的难度,更加利于执行。

这就是所谓的惦着脚尖够一够吧。

好了,那现在总结一下之前的情况,对未来还是要有一点目标,抱有一点期望。

1.写文时尽量不拖延,抽空完成,记得使用语音软件。

2.该听的课程继续抽空听着走,笔记该做的做好。

3.听完课程后及时练习,及时总结,那怕只总结一两句话,也聊胜于无。

4.朗读该练的继续练。毕竟大瓜老师说了,没有练好声音读人家的好文章会降低人家的文章,起不到好作用,还会让人看不起。

真心悔过一下,以前我过于唐突了,希望我以前读过的好文章没有被我不成熟的朗读降低质量。

总结的内容如上,碎碎念比较多。谢谢各位友友的包涵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