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两个半完人”之一的人,另一个完人是孔子,另外半个是曾国藩。可见对其评价之高,王阳明是深得“孔孟”之道真骨血的人。还因其年少参佛有些禅意在。之所以被称为完人,因其不止开创理论,而且文武双绝,在明朝建功立业。
今日去开发区上课,早到了些,课前翻了翻书架上的书,找到一本关于王阳明的专著。好久之前有听过樊登《王阳明哲学》的解读。当时感触不深,有些听不懂。但今天再读,又反复听了两遍书,感触很深,似乎找到了那么一点味道。
开启理解“心学”的钥匙,“有薄厚,有同体”。“薄厚”意味着“爱有差别”。对爱人,子女,父母,之爱有别于对他人之爱,爱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不逆人性,不悖伦理,“同体”理解为“感同身受”,对于朋友,客户,事业伙伴,其他有关系链接的人能够聆听,接受他们的思维模式,理解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的行为,理解他们的情感表达。恰恰是“薄厚”和“同体”让其区别于“佛家”(佛家不分薄厚)能够更“入世”,更符合整个社会的大秩序。
王阳明的理论体系形成分为前三段和后三段,如果看过斯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会发现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也分三个阶段,依赖型人格——独立型人格——互赖型人格。
王阳明理论的前一阶段:拜访娄谅后悟出的“圣人必可学而至”,白话就是我们身边有很多“偶像”,“名人”,“期望成为的人”,又觉得遥不可及,“必可学而至”就是只要学习刻意练习就可以做到跟他们一样。
前二阶段: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爱有等差”,有“薄厚”。有情有意,有浓有淡,人之情理。
前三阶段:“知行合一”,我们知道抽烟不好,但是戒不了,我们知道健身有益,但是坚持不下来,我们知道很多,但是仍然做不到。那就不是“真的知道”,真的知道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就会保持一致。在此阶段体会到“圣人之道本有”,“皆因妄想遮蔽不能得证。”,我们所认知的“能人”,“大佬”也并非知道所有的东西,而是体悟到事物运行的规律,并在自己身上得到印证。开始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习惯,由内而外的形成新的独立型人格。
前半段过度到后半段需要一个巩固“知行合一”的过程。
后一段:默坐静观。可以既投入又抽离的分变“真我”和“假我”做自己的观察者。
后二段:至良知。良知,跟之前我有提到的永恒不变的“灯塔”一样,是不会随时间改变的运行规律,是斯蒂芬柯维谈到的“原则”,也是多种品德的集合。
后三段:我心光明,时时知对错,对错又都不重要了。对错无永恒,不断更新的品格已经可以放下评判。用自己思维的宽度广度兼容任何人的思维,有薄厚的感同身受。
最后用王阳明留给后人理解心学的口诀作为结尾,“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愿我们都可凭“良知”至“知行合一”之境。终达“我心光明”之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