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会是我目前为止最难的选择。
这两天心血来潮,正好在看热播的电视剧《第二次也很美》,又联想到了当今社会的敏感话题-- 离婚。
人们常说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婚姻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呢?准备结婚那时,会和父母、亲朋好友一起商讨未来的计划,满怀信心的准备迎接新的人生阶段。可是离婚呢,两个人如果觉得彼此之间已经没有了感情,甚至于连共同生活的意愿都没有了,那到底该不该只由这两个人来做这个决定呢。
其实本人的婚姻生活自认为算不上幸福,只是到了应该的年纪做了父母认为应该的事情,当时的确还是年少无知,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抱着“就这样吧”的生活态度得过且过,对于这个问题也挺纠结的。
我可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按照既定的人生轨迹,按部就班的生活着。工作- 恋爱 - 结婚 - 生子 ,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工作时,我怀着热情,努力想要证明自我价值;
恋爱时,我怀着憧憬,以为这就是爱情的样子;
结婚时,我怀着期待,期待属于自己经营的这个家庭;
生子时,我怀着感恩,感谢上天给予了我们这份人世间最美好的礼物。
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自然,一切看上去又是那么的和谐。
我们其实很幸运,出生在魔都这样的城市,且还生长在和大部分一样的普通家庭,父母在我们选择成家时为我们早已准备好了婚房,让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的生活,不用担心房贷的压力。各自都有着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虽然收入不算高,但是就两个人应付日常生活开销,绰绰有余。我们都选择了在各自最好的时候,走进了婚姻。婚后的生活不温不火,和恋爱时差不多,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隔三差五和朋友一起聚聚会。只是在一起生活后,会为了繁琐的小事经常拌嘴甚至争吵,周末的时候会因为彼此家庭参加各种莫名其妙的聚会,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久而久之产生了厌恶。
其实让我产生这段婚姻可能会出现问题的起因,是在我们结婚的一年后。在婚后的一年里,我渐渐已经发现她好像和恋爱时变的不一样了,感觉像是变了个人,我以为她只是婚后不习惯而已,原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活上的一切都会有人帮她打理。而现在她需要为自己的婚姻生活负责,很多事需要自己去亲力亲为,当然这当中也有我的原因,我没有足够强大到可以给她公主般的生活,这其中的落差可能会一时接受不了,我也不以为然。
某一天夜里,她和我说想要个孩子,原因是丈母娘身体查出来不太好,想快点生个孩子希望能缓解一下丈母娘的情绪,让她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不要整日杞人忧天,并且也已经安排好了中医调理,开始备孕,也让我自己注意戒烟戒酒,多运动把身体调理一下。如果这件事是有计划的,并且可以一起坐下来沟通这件事的话,我可能不太会排斥,但是现在感觉更像是在知会我一声一样,“我们已经决定好了,你照做就行了”。当下我并没有表现出反感,而是尝试理性的去和她沟通,我考虑到彼此的心智尚未成熟到可以为人父母,目前的家庭收入是否能够覆盖前期养育子女的支出这也是未知数,虽然没有生过孩子,但是身边朋友的例子告诉我,生孩子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太多的精力,这其中牵扯的不单单是我们两个人,而是三个家庭。然而整个过程在她激动的情绪下不了了之,我突然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绝不是她自己的想法,她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没有预见,也没有足够的准备,她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这些随之而来的问题。那一刻我开始有点慌了,我发现逐渐的已经无法和她沟通某件事了,并且她也不愿意用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她更像是一只扯线木偶,任由别人来决定她应该做什么了,同时她也希望我做她的那只扯线木偶,按照她的方式去做。
说实话,如果换作是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男人来处理这件事的话,我想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约着双方的父母正式的谈谈这件事,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很可惜,我不是那样的男人,我可以和自己的父母谈论某件事情,极力的去争取自己的诉求,哪怕不被认同。但是面对的是丈人丈母娘时,我退缩了,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不知道该用何种方式去和他们沟通,我担心沟通不成发生争吵从而引发矛盾,这些是我没有能力去解决的。
是的,我选择去做了那只扯线木偶。
生活依然还在继续着,这当中的故事也依然发生着,但已经没有了当初结婚时的美好憧憬,现在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各自的父母身体健康,我们的孩子也很可爱,生活虽然有些许拮据,但也还算可以应付。只是我们,已没有当初的样子,内心也再没有波澜,唯一的话题可能只有孩子,遇事也不会有太多的沟通,因为已经发现了规律,五句以上的对话,必会发生争吵。我不知道这样的婚姻还能维系多久,离婚的念头在这几年里也经常在脑海里闪过,或许会这样过完一生,或许会在某个时间点爆发,我自己也无法确定,我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婚姻的故事已然不是关于我们两个人,因为扯线的人太多了,以致于我们没有办法再做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容易”二字。
可能这就是结局,可能这就是因为当初不知天高地厚的奋不顾身所造成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