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思就如同一张过滤网,世间万物人事映照于心都要从此过,留得下的是个人相关的意义,筛落的是个人无关的偶遇。只不过有些人不懂得如何选择索性一股脑的都截留,因此将“心网”设定得特别密实,任何事都透不过时就难免郁结于心,心思重了就求不得轻松了;而另外一些人则会有条件的选择,用我们这个时代时髦的语言来说造的是一张智能网,因此懂得理性的取舍且勇于放下,自然心思不会网留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人也就活得轻松自然些。
科学实验证明鱼类的记忆仅仅只有三秒时段,人类对于三岁前的生活经历几乎没任何记忆,这些都与实验对象的脑容量以及开发程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这是意识的作用。对于鱼类而言它们进化程度有限,上天赋予的记忆时长也就三秒,但这并不是坏事,那么短的时差至少它们是无法意识到人类的痛苦的,转眼就可造就新的自我。可就人类而言我们没有这样的便利,我们会记住人生经历的大部分,无论快乐的还是悲伤。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和放弃,需要特别强大的内心。
我觉得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经历三个阶段的自我内心建设即未真正走向社会时少欲纯真阶段,进入社会经历欲望心思复杂阶段,突破欲望心思返璞归真阶段。这些其实都体现着意识的作用同时也是个体意识形成、发展、突破的过程,是个体追寻真我的必然。
人从出生到真正进入社会之前的这段时间也许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这时候我们心思最纯洁,与人联系甚少有利益的考量,无论是我们爱人还是被爱都是出自本心,这时候的我们是自由的。这个阶段人与人的相处交易费用是最低的,我们会选择最直接最真诚的方式与人发生关系而ta人也是如此。人与人的心隔不过肚皮,心思最简单也就最快乐。
到了第二阶段,我们进入了社会,见识了灯红酒绿,看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感受到了现实的无情和人情冷暖也就不得不为自己披挂上了自认为最坚固的盔甲。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无可避免的隔绝了ta人的温度,因为我们无法准确分辨ta人的心思也就只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这世上的人都如此地保护自己和家人也就造成了人与人的疏离和冷漠。这个阶段的人心思是最复杂多味的,一方面我们害怕孤独企望着ta人的理解和关爱,另一方面又害怕受到伤害不住的包裹自己的真实,于是一切迷雾弥漫,人心隔的不仅是肚皮而是刻意的掩饰甚至是欺骗。
人不同于动物的优势是我们会认识世间并反思自己的行为以此来追求自己或身体或精神的自由。因此当我们意识到欲望控制的可怕并从物质的追求中清醒时就会期盼精神上的淡然和超脱,因为这才是人快乐的根源。于是我们会卸下一切伪装和盔甲,再次真诚的去爱ta人并接受ta们的爱,让自身的心思回归到最简单最真实的状态。
从第三阶段的结果看,我们不过回到了起点,但意义决绝不同。前者我们无知而无欲,后者我们因欲而超脱;前者光明之后必有黑暗,后者黑暗之后有着永恒的光明。这就是人生需要有过经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会就是一张无比巨大的网,她用生存协作和情感需求的因素连接着万千生众。社会选择成员的标准如同生物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则,这是天理,所以人顺天理而得自由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人内心的网也是如此,必须要有原则有选择的留下必要的内容,这样的人才能轻松上阵,否则不等社会规则起作用我们已经杀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