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萝岗十二年,愈发喜欢这片土地。
春戏禾雀,夏啖荔枝,秋品甜橙,冬赏梅花--虽说岭南四季不甚分明,但萝岗的四季却给人以期待。禾雀节和梅花节更是已成为萝岗的文化品牌。
其实,"萝岗香雪"早就是羊城老八景之一。但因萝岗的僻远,一段时期以来,萝岗香雪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俏娇娘。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东拓,再加上萝岗区政府以及新黄埔区政府善抓机遇,励精图志,萝岗香雪愈加焕发新的风采。
香雪代之梅花,的确是一个浪漫而诗意的名字。
在往年阳光明媚、梅花灿开的时节,曾两次带亲友或客人到过香雪公园。当时人潮涌动的奇观并没有给我留下好的印象。但于摄影达人和自拍狂人,仪态万方的梅花不失为上佳的背景板了。
多次计划独自行走香雪公园,前日一念之间,终于成行。萝岗梅花节不日将临,明知梅花尚未开放,但依然前往。只为避开可预知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如若将梅花次第盛放之时的香雪公园比作一位盛装的新娘。那么,我想在其待字闺中之时,一睹其内敛沉静的素颜。
天,一改明媚,恰是阴冷,天空灰暗空濛,也算不枉冬日之名。独步入园,但见游人零星,有组团的老人漫步园中,有年轻妈妈携稚童在草地嬉闹,也看到香雪节的工作人员在实地布置工作。
进园左边,一池残荷,枯萎飘零水面,可成一幅绝佳的水墨画。可以想象,盛夏之时,荷叶田田,荷花亭立,该是何等的风姿绰约。与荷塘一桥之隔的是一方水塘,水塘约十亩有余,水面宁静清幽,泛着清冷的光,映着远处的黛山,尽显祥和沉静。
依右手而行,甬道洁净泛白,两边是成片的梅林。树高近两米,枝丫参差,钢筋铁骨,向天而立,一派萧然而傲人的风骨。真难想像,半月之后,梅花星星点点,如闪烁繁星,继而粲然一片,渲染整片园区,将呈现别样的风景,成为绝对的主角。
继续循坡前行,曲径通幽,即为本土原生的荔枝林。荔枝树树干粗壮斑驳如虬龙,经累年风雨侵润,呈墨绿色。树冠如盖,叶子丰沛,即使深冬,也不见凋敝之色。无须说,在盛夏时节,挂满淡红果粒的荔枝林又是另一幅美景,且丝毫不逊于冬日的梅花飞雪。于是,冬夏两季,梅花荔枝各自精彩,互不争宠。
荔枝林中,偶遇劳作的老农。老农既有荔枝林,又兼养蜂。有蜂箱错落于坡间或平地,有碧绿菜畦点缀其间。与其交谈,淡然平和。于他而言,纵使城外繁华涌动,而此处才是他永久的故园。
漫步林中,蜿蜒的小溪旁,杂木漫生,不知名的小花依然各色缤纷,恍若春之将临。遇小桥,有瘦水滑过青苔遍布的石头,精巧成瀑,浅吟低唱,兼有小鸟轻盈飞落啁啾,更衬公园之静幽。值得称道的是,园中厕所隐布,建筑风格各异,但无不渗透梅花元素。遗憾的是,石趣园里,门锁空落,呈破败之相。相信香雪文化节会让其重焕生机。
其实,我最想去的是萝峰寺和玉岩书院。乘兴意欲前往,穿过高架桥底,但见告示,封闭维修。只得远望半山腰隐于林中的灰色屋顶,扫兴而归。祈望重开之时,足以让人称道。
但凡一处旅游胜地,如果缺少了人文景观和底蕴,终致少了一份厚重的色彩,也让人少了一份幽远的怀想。
罗浮山因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成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岳阳楼因范仲淹而名动天下;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才让滕王阁引人神往。在我家乡,桃花源景区也得牵强于陶渊明,才使其步出三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据悉,玉岩书院为南宁进士钟玉岩读书讲学遗址,并收藏有宋代以后名人的题咏和书刻。主要有宋儒朱熹“忠孝廉节”题字,以及相传文天祥手书的绝句四首木刻和清代郑板桥的春、夏、秋、冬四时画竹刻等。
与玉岩书院融为一体的萝峰寺,融皇宫建筑格局和岭南建筑于一体,依山造势,掩映在参天古树之中。据有识人士介绍,该寺实为儒道佛融合之地,实为难得。
玉岩书院与萝峰寺,其背后隐藏的人文历史故事值得今之学人潜心挖掘。于香雪公园,既可𧗠生其内涵,增添其魅力,也将极大地丰富岭南文化。
区内名校玉岩中学因玉岩书院而得名,让玉岩文脉相承,泽被一方学子。但"琢玉攀岩"的解读似乎略显生硬,模糊了与玉岩书院的渊源。
须知,物质的丰饶终将灰飞烟灭,而文明的传承才可生生不息。可不?盛唐流传的不是富商巨贾的金银,而是李杜的诗篇!"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萝岗大族钟氏当以前辈钟玉岩为傲,继承衣钵,让玉岩书院薪火不灭,持续注入新的活力,闪耀光芒。
欣喜获知,今届香雪梅花节将注入许多文化元素。并且,政府文化部门的长远目标是将香雪公园打造成4A景区。此既鼓舞人心,又任重道远。
匆匆绕园一圈,出得园区,天色将晚,有零星小雨。回望香雪,宁静如一。不日,这里将引得广州市民倾巢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