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在准备知新共学第五期外刊群,昨晚小伙伴发我第四期外刊群用户的打卡图片,我百感交集。
最初设置连续打卡领返现的环节,是想着鼓励大家全程跟上我们的节奏,完完整整地走完这为期三周的学习之旅。我知道也有很多人一开始坚持打卡的确也是冲着返现小红包去的,但更多人也因为这个小小的仪式感,而养成了日读一段的好习惯。
对于我来说,每日的功课则多了一项:看大家的打卡文字。
短短的几行字里,我看到的是一段段鲜活又奋进的小日子,在困难中逐渐见到明媚的小确幸。
今晚,分享两段在外刊群打卡环节中“窥探”到的小人生。
1
没有一种努力会被辜负
哪怕它是“碎片式”的
我记得我刚开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没系统跟着学过口译的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拾掇拾掇考下了二口。有几个用户很好奇:你哪来那么多时间呢?
全靠挤:
孩子睡回笼觉的时候,不要追剧,马上投入工作,因为你不知道她睡几分钟就会醒来;
孩子自己放空自己玩的间隙,不要刷微博,马上翻开手边的书,因为你不知道她会不会很快就无聊地吵着要抱抱;
孩子在游乐场自得其乐的时候,记得把资料提前存手机里,马上翻开啃,克制住不要刷票圈,因为平时挤出的都是碎片时间,只有这时候时间是整块整块属于自己的。
……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成年人,不足以语人生。
没有在碎片时间里努力过的人,不足以语青春。
在外刊群,我们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学习者。他们多半是在忙成狗的日常工作中,用我们的讲解视频、双语笔记、午间知识点等内容,填充好不容易挤出来的碎片时间。
听说现在有很多APP,能帮你累计每日使用手机的总时长,许多人是在安装了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些碎片时间累积起来,是那么难以想象。
可是如果,将这些时间用于学习呢?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能将同龄人远远抛弃的本事。
但即便平凡如你我,能在平凡的一日三餐朝九晚五之余,多努力一把,也是很不平凡的事情了呢。
2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身为老母亲一枚,我好像自带吸正能量妈妈准妈妈体质。不论是翻译群还是外刊群,或者这个公众号,都吸引了很多妈妈准妈妈的关注。
她们当中,有的不想荒废了英语,有的并非英专出身但想在工作之余做点翻译兼职,有的和我一样也是全职妈妈……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出于不同的目的,做着同一件事情:学习。
妈妈想要在工作和家庭之外做点事情得有多难?
对于职场妈妈而言,除去在办公室里的八小时、通勤路上的一小时、在办公室午饭午休的两小时,十几个小时的疲惫之后回到家里,做饭吃饭扫地洗碗再给孩子洗澡讲睡前故事,早已累得不成人形,还得拾掇拾掇,争取在睡前腾一点时间出来学习。
那全职妈妈呢?她们也是用生命在拼。孩子大点还好,如果还在襁褓之中,分分钟都离不开人照顾,饿了渴了纸尿裤湿了吐奶了吃蛋黄过敏了发烧了……哪一件不需要燃烧整个小宇宙来解决?
想起几年前我在福州工程学院考二级口译,和我同考场的有一位准妈妈,我看她的肚围应该有六七个月大了。时至今日我都还记得, 当时她挺着肚子,拿着准考证和笔,慢慢悠悠地走进来,整个教室的考生都注视着她,包括我。佩服。
夹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求上进,我懂你们的不容易。
我很喜欢的诗人北岛,在一篇文中写: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经常,我工作至深夜,看到外刊群里努力的男孩女孩们也在那时互道晚安,那刻夜凉如水,心里也是很暖。
这形形色色的人呵,还有他们各自的人生,我无从窥探更多。但想想,能让学习这一件小事让我们相遇,相伴,共享正向的能量场,何尝不是幸运。
即便儿时关于诗和远方的梦已不向往,但只要能在眼前的苟且里一步一个脚印,深夜举杯,又怎会听到梦破碎?
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