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合作朋友聚会吃完饭,时间是晚上九点半。我不想回家,但也不想和朋友再呆下去。事谈完了,我不想浪费时间在闲聊上!所以我说有事告别后就开着车在灯火辉煌的街道上游荡!漫无目的!从民族大道到南宁大桥、再绕道竹溪大道 、外环,一路游荡,思想信马由疆、思绪飘飞、、、、、。我不是寻找什么,也不是装逼,我只是喜欢开车的感觉。听着收音机里女主播推送着FM95.00的音乐,我只想享受着这一刻的恬静和安逸。没有喜乐和悲伤,更没有怀念和深到骨髓里的伤感!我只想在路上,左边右边有车陪伴,不孤单!不管眼中、心中有无路,我只要行走在路上,心就笃定,就不怕被甩在无人的角落,暗自神伤。
从表面看,我和其他商人无异,似乎也八面玲珑、能说会道、在商言商、有利必争。表面和气,暗里发力较劲,直到双方把利益拉近自己心中接受的地步,方可以把酒言欢!但我又感觉和他们不一样,我喜欢在书堆徜徉;也愿意走入一些奇人大咖中,听他们神侃大山,犹如听一部部传奇故事;更喜欢和一些没有利益关系的发小、同学去穷游,按他们的标准过日子!
在商场上我有韧性和魄力,但也有原则和可为可不为。凡事不为难别人不委屈自己,超出我的底线的事利益再大我也不做。不是我有多牛或是有什么支撑,而是我性子天生如此,不会为三斗米折腰。所以我认为我只是个不入流的商人。
因为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歌可颂,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只是用一点小聪明比同龄人过得稍微好一点,可以想去哪就去哪,不用看别人脸色而活,也不用为了一日三餐而愁而已。
生在70后的我们,大都是没背景和资源,大家都一穷二白的过来,创业靠的就是胆识和倒卖,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只要诚信,随便做什么行业都可以赚到第一桶金。但那是做生意,如果做事业那就需要太多的条件了,不管是自身的管理水平还是经营理念或商业模式都需要强于对手和市场。所以我只是赶上了那一波下海大潮,看到别人跳,我也下去扑腾几下而已。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要做成什么样的大事。
也许每个人长大了都是和理想背道而驰,我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像三毛一样,做个流浪作家,心随脚走,想到哪就到哪,哪怕沙漠也让自己的心开出愉悦的花朵。长大后,才知道我们想飞的翅膀早就被剪断。
因长大的第一件事情却是先学会生存,再谈理想。一走出校园,前无光明大道,后无依无靠。除非还想回去和父母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为了生存,我免不了俗,也想找到先养胃再养心。所以看到什么赚钱就去干什么,代理水泥、建材、布料什么都干,后来开酒吧、做公司。最后被做一辈子农民的老爸打趣: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个投机倒把的女儿呢,除了牵猪郎你没干,好像你什么行业都干过了。我笑着回应,那还不是因为你没带好路,只能由我一人去试错。
不管在商场上如何摔得鼻青脸肿,但我始终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不害人、不犯法、不伤天理、有底线、有尊严、有节操。所以无奸不商、利益攻心这些词都和我靠不上边,实在不喜欢的人,就敬而远之,哪怕他是财神,有时我只感觉我是在商人的边缘游走而已。
而文人,我也算不上,顶多只能算个有文艺心的人,喜欢伤春悲秋,喜欢多愁善感,也喜欢自吟自唱。有时听着一首歌或一首诗,都会泪流满面,不为悲苦,只为心中那不灭的一点梦想。但真正和那些创作者、大学讲师、学者、著书立作者、知名主持人、、、、在一起交流时,我感觉他们和我心目中的文人也相差甚远,他们也在谈钱、谈付出,谈回报,谈地位。所以我也融不入他们那一群人。我原以为的那帮文人如沈从文、钱忠书、冰心、杨绛、、、、这些人都无处可寻了吗。
是呀,经济发展时代,没有经济基础,谁还能静坐闲舒、波澜不惊呢?时代的浪潮席卷着你我向前,不得不违心处事。所以我在找不到我的精神家园后,备感孤独。
后来想明白,我为什么独孤不群,因我即有文人的清高又有文人的倔强,但又没有文人的耐心耐力,更没有他们笔下生花的功力;而我又有商人的投中取巧,但又没有商人的唯利是图!所以我无法分类我是隹,我应该在哪个群体中生存?我在这分帮分派的体系中,我不知道我是谁,谁才能引领我?但人谁不是矛盾体呢?谁能分清混沌世界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