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郭老板和燃燃在瓜哥工作室组了个线下剧本杀的局。我第一次玩,除了新鲜和有趣,今天来做个复盘。
我的小组拿到的剧本叫《拆迁》,讲的是北京的胡同拆迁,中几家钉子户的故事。有10个性格鲜明的老北京小人物角色设定。
教练介绍了公本中故事的背景,这时候还没有激起我太大的兴趣,因为看起来是个普通的故事。而我的角色是一名刚刚离婚的中学人民教师——孙小美。
按理来说"我"不应该和在胡同里住了几十年打死也不想走的郑老爷子、从小青梅竹马的青皮儿顽主前夫王大炮、热心张罗爱管闲事却管不了自己恋爱脑女儿的周广播、一心想让儿子考大学的中庸中年妇女宋美容、爱占小便宜雁过拔毛的刘米饭、游走在两个女孩之间的渣男张论文,以及只想要钱的年轻孩子郑高考、林软软一样成为钉子户。
但读完我个人本,我开始觉得有趣,虽然"孙小美"是有知识有文化、为人师表的中学老师,也有其它不为人知的的难言之隐。基于此设定还有3个隐藏的任务,很有难度。
游戏结束前需要进行一次关于是否同意当前拆迁条件的投票,而小于半数的观点方会损失掉部分收益或者拿不到额外的收益,既10个人要在归零、拿普通确定收益和拿不确定的超额收益中决策,进行互相争取,充分博弈。
我开始尝试把我带入“孙小美”,并观察别人,暗自计划如何在合适的时机去达成我的目标。整个过程分为了4轮,每轮开始的时候,会逐渐抛出一些线索,这些线索有些是特定人物看到或者听说的,也有些是邻里之间悄悄议论传闲话的,有真有假,需要自行判断的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在从中获益。
先说结论:在最后一轮眼看达成目标,但发生了两个黑天鹅反转,最终让孙小美这个角色一无所有。下面复盘几个关键点和给予我的启发:
几个关键点
过早让其他人了解关于我投票的观点,暴露了隐藏设定中“顽固派”的身份。
孙小美是老师,表面上看起来是讲道理的。实际上是有难言之隐的保守顽固派。对于投票我有必须要选择的观点,并且需要说服别人成为大多数。
隐藏的顽固派,“隐藏”这个属性我没有用好,导致的后果是:我既没有可以说服他人的逻辑,也没人用利益来争取我的理由。因为其他人觉得我观点鲜明,给我利益也没用,比起摇摆派我更加难以说服。
我没有从整体上关注各个人物关系的变化,也没有为了“保命”去拼劲全力争取利益。
有一轮是可以找人结婚,我的思维被限定在“前夫”身上,虽然暂时让我通过“复婚”的方式达成了其中一个目标,但是却让另外8个人意外的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注定了孙小美最后一无所有的结局。
几个轮次中都允许大家在一起讨论,或者找人单独私聊。但每次私聊我只局限在主动找“前夫”王大炮,当时我的想法是:孙小美是老师,她不会好意思去直接跟别人争取利益,成全自己。实际上是我为我没打开自己在找借口,因为剧本里的孙小美是需要钱来“救命”的。
被“意外收获”冲昏头脑,把“风险”的线索抛之脑后。
第三轮开始,拆迁的房本可以自由买卖,可市场上有假房本。在观察别人沟通的过程中,我和王大炮非常意外和自然的用低价买到了一个房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当时我俩沾沾自喜,完全没有怀疑给出的一个个细节的线索。导致我俩“有房住”这个目标没有达成。
这一点在投资领域尤其重要,一身冷汗。当你觉得捡到大便宜的时候,一定要想想:为什么是我?
虽然最后投票结果这个目标达成了。但以上几点都是在过程中导致孙小美最后一无所有的关键点。
给我的启发
别轻易评价别人。
如同生活一样,很多人看起来无忧无虑,快乐幸福,但是私底下都有不能为他人所知的难言之隐。在你眼里看起来不合理的选择,其实是ta能做出的最好决策。
我们不能替别人去做决定,更不能在只看到表面信息的情况下,去手舞足蹈、摇头摆尾的评价别人。我们不可能去感同身受,能被看见的只是决策结果,而ta却需要在各种变量和关联影响中不断的取舍和权衡。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做"合适"的选择,而不是正确的选择。
游戏最后,要选出做坏事的人。由于8个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所以,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并不是要找出那个人,而是投给了不会损害自己利益的那个人。
给我的启发是:在微观上,可以理解人性中的必然选择;在宏观上,比如在团队中,或者在组织甚至国家的治理中,领导者需要制定出让正确变成"合适"的规则,来引导个体的行为。如果好事不奖,坏事不罚,人民就倾向于做有利于自己的事,不论好坏是非。
每个人都有善良的底色。
参与的小伙伴遵守人物约束的设定,也会尽量去帮助跟自己有关系的角色完成隐藏任务,说是沉浸式也好,说是本色演出也好,都能看到善良的底色。
比如:剧本里的爱占小便宜的刘米饭的女儿林软软,本来就是为了钱才回来住,但是在呈现的过程中,林软软却想方设法的去帮爸爸弄一套房,还有渣男张论文本应去骗恋爱脑赵坚果的房子娶林软软,“渣男”却自己断了这根线,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和赵尖果结婚。
当然,复盘的目的是锻炼我们的逻辑判断思维,并不是让我们认同利益优先,毕竟,会不会是技能,而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价值观。
《九品芝麻官》里不是说了:要想当真正的忠臣,就要比奸臣更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