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第二章
佛祖如来,接着对须菩提说道:“须菩提,菩萨修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应该不住相布施。不住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离开色、声、香、味、触、法(心)的尘相。”施者忘施,受者忘受、并要忘所施之物,像这样施空、受空、物空,谓之三轮体空。这是佛祖的叮嘱,不要让修行之人住相布施。可为什么不能住相呢?我们前面讲过,人认识事物,最初是能过感觉器官得到事物的外在属性,再通过自身的感受与意识总结出对事物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不全面不真实的,它带有人的主观意识,并不能说明事物的真实性,所以对于布施这件事,佛祖也不愿意让我们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来看待。
当下社会中,搞慈善捐赠大多是为各为利而为之,这就是住了“我相”,即使不是为名为利,也是想积功德为自己和子孙求福报。佛祖如来看到世间修行者的种种住相之为,所以一再要求我们不住相修行,就是布施这样的善行也不能住相,并教会了我们方法。修行之人,无所可住,内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如同镜子照物一般,随来就应,随去随了,要离众生尘相。对于需要救助的人,就应该救助,救助完了也就完了,不能有所得,有所想,不能想着自己救助过别人,也不能想着让别人感激你,更不能想着自己救助了别人,积了功德就会有好报应,以上种种相法均不可用,有了就住了相,修行就不能精进。
其实,佛祖如来是一位社会实践家,更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精神大师,他从出生与顿悟,再到创建佛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他通过对社会高层到底层的观察,他发现了世人的痛苦之源,也看清了世人的需求和因需求扩大产生的虚荣心,这种虚荣心就是对智慧(道与德)与福业的追求,我们通常在寺庙里捐赠后就会得一句“功德无量”的祝福语。所以佛祖如来就用获得“无量福德”来“诱导”世人修行。只是佛祖说的“无量福德”与世人眼中的“无量福德”是不一样,佛祖说的“无量福德”就是般若大法,也就是六度万行之法,是人们脱离苦海到达彼岸之法,但世人眼里的“无量福德”就是能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与妄念。在现如今的寺庙里香火最旺的就是财神与观音,可见求财求福还是世人的最大心愿。其实,佛祖通过对世人善意的“诱导”让修行之人按他说的方式方法进行修行,最终就能得到佛祖所说的福德,而不是世人当初修行时想要的福德。
住相布施,还是一个自性的众生,有此贪念(要感激求福报之心),便是昧了菩提的本觉,发现不了自己的本性,因为你有所求,“求”就让布施住了“四相”,就不能常住菩提心,灭不了妄念心,度不了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