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景观摄影

一 、西方景观摄影对中国当代摄影的影响

“景观”的内涵和外延应当比“风景”更为宽泛,后者主要是指“自然景观”。而“景观”除了自然景观之外,还可包括人文景观、人造景观、城市景观、政治景观和经济景观等各种社会景观,它是人类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所留下的烙印。西方摄影艺术多样,对于中国当代摄影影响深远,虽然景观摄影很少看到人的出现,但在这些摄影图像中,很容易感受到一种人的痕迹,以及基于这种痕迹所隐含着的某种人的存在状态。在这些“空镜头”般的“无表情外观”摄影中,为我们呈现的却是当下中国社会现场中最为丰富的视觉现代性面孔。

二、中国景观摄影师

《北流活活》

第一位摄影师:张克纯

张克纯的《北流活活》作品都呈现灰色调,他打破了人们对于黄河奔涌不息、激情澎湃的刻板印象,他所拍摄的黄河平缓静谧,连波不兴。黄河边很少有那些怪物般的现代化建筑,人与自然的冲突并没有扑面而来。相比长江流域飞速的工业发展,黄河边的脚步明显没有那么快。张克纯的影像还原了黄河本真的样貌,就如他所说:“它就是一条很真实的河流,没有那么多符号和标签。”

上海 隆昌公寓 2009


第二位摄影师:曾翰

从2004年开始,摄影师曾翰把镜头对准处在城市化转型中的中国城市,用大画幅相机记录那些现实的景观,展现出一种超现实般的观感。作为有着新闻摄影背景的摄影师,曾翰这个系列也体现了其摄影记者式的工作方式:调查资料—勘察现场—拍下照片。在拍摄时,他没有过多的情绪,十分冷静,但很多时候,冷静并不意味着没有思考,而是一种他批判现实的方式。曾翰曾说:“因为现实已经够魔幻了,你不再需要任何花样。”

《318国道》


第三位摄影师:骆丹

骆丹通过对东西横跨中国最长的318 国道沿途的记录展现了由上海到樟木的所见所闻,之后他又着手拍摄了中国的南北地域,他的《南方北方》虽然在拍摄选题上与前者不同,但与他们拍北方的河或拍南方的江又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民的精神信仰层面之间产生的差距成为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除了沿河、沿路,摄影师张晓则选择了中国的另外一种地域形态作为拍摄方向—沿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所产生的迷茫成为张晓拍摄的出发点。

三、总结

景观摄影似乎没有那么像别的摄影让人觉得非常有吸引力,但是景观摄影记录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发展历程和作者自身的观念,引人思考。中国当代摄影有很多种方向和可能,借鉴西方景观摄影的好的地方,撇去不足,结合中国本土的元素,还有许多可以更进一步的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西方景观摄影对中国当代摄影的影响 近些年来,景观摄影在当代摄影界蔚然成风,它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当代摄影发展的...
    AzChen阅读 3,777评论 0 0
  • 其实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对景观摄影的看法还是停留在泛泛的风景摄影层面上,通过老师的介绍以及搜集到的资料来谈谈我对中国...
    Shallow_Iris阅读 3,775评论 0 1
  • 本节课,接着上一节课,讲述了同学们各自的街拍作业,每一组的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因而,欣赏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街拍作业,...
    EvenTang阅读 1,657评论 0 0
  • 景观摄影”是近年来出现在中国当代摄影中的一个特殊转型现象。它是指一种在冷静、理性和相对客观的观看方式下,以“人造...
    小耶耶叶子阅读 3,161评论 0 1
  • 在大多数人眼中,景观摄影与风景摄影关系不大。其实不然,景观摄影有着比这种理解更大的外延,还包括人文、人造、...
    X1EYI小樱阅读 2,778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