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3】崔甜甜中原焦点网络初级第25期坚持分享第126天,《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日常教养难题的SFBT训练法》,陈意文(著)
亲子教育中的十把金钥匙,这个话题其实是焦点解决的十条基本的精神。今天分享的是焦点解决十条基本精神是什么,以及如何更好的应用于青少年的亲子教育中。
一、SFBT的10条基本精神
1.不要把力气一直花在“分析问题”或是“探讨问题”的原因上,重点是如何“解决问题”。
因为当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原因听着探讨问题上面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放在如何去解决问题,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从焦点解决的角度看待亲子关系,不分析问题是照样可以解决问题的。孩子其实是最讨厌别人一直不断地问他为什么的,因为当你不停地询问为什么的时候,孩子立刻会感受到被质疑,那么你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和孩子沟通的机会。因为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去跟孩子探探他的问题,这会让让孩子感觉到被责备。焦点解决关注我们已经想要什么,怎么去实现,如何做能够解决问题?
2.没有一件事只有负面的意义。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一想出现问题背后的正向意义。因为孩子出了一些状况,所以我们才会去学习,然后才会发生变化。所以孩子出现状况不是坏事,他反而在提醒我们,现在更好的解决,将会使他后续人生的成长有更好的机会。问题的出现,是需要改变的开始信号,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3.相信孩子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宝藏,家长要做好“水引子”(有时候压水井压不出来,需要加一点引水,就很容易压出水了)。你想毁掉孩子的什么能力,你就替他做什么(孩子越用越有用)。一个人的习惯不是长大立刻就会的,而是来源于从小的培养。他的不好,你说出来是指责,他说出来是思考和成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不要一直追寻难以达到的目标,要找到目前就可以做的事情。
过高的目标容易伤害亲子关系,间接伤害孩子的咨询。当你运用一个个小目标时,可以带给孩子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动机,目前可以做的事情,可以让他积累成功的经验,最后帮助他达到最终的目标。目标越大,自尊越受伤,孩子越具有无力感,会觉得自己不行。小的进步让他看到了改变的曙光,让他相信自己是可以的。越来越多的可以,实现了最终的目标。
5.小小的改变会带来大大的变化。
对于孩子小的进步不在乎,大的进步实现不了,尤其是一会儿进步,一会儿退步,你也看不到他的努力和进步,还希望他再好一点,孩子就会在反复中,获得强烈的挫败感。
6.成功的例外经验可以引导我们找到解决的方向。
关注成功经验,也就是相对比较好的时候。比如说:是什么让你做的这么好的呀?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呀?
7.孩子的自我认识是不断建构的。
自我概念:他自己怎么定义自己?他怎么看待自己这个人?——这是在生活中不断的建构、完善而形成的。所以,多给予孩子正向的成功经验,孩子对自我的意义就会偏向良好。因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意义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经验构建起来的。——父母的嘴都是开过光的。
8.合作是必然的现象。
去探寻如何达成合作的关系,不合作就很难有更多的变化。如果整个家庭每天都是乌云密布,怎么会有改变呢怎么会有合作呢??所以。所以我们要更多的去探寻如何达成合作的关系,因为不合作就很难有更多的变化。那怎么才能更好的合作?去找你们以前合作相对比较好的成功经验呀。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合作呀?去找你们以前合作的比较好的成功经验。去想一想当时是怎么合作的?然后复制过来,继续做。——接纳才有沟通,沟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变的机会。
9.如果没有用,就不要固着,做点别的;如果有用,就多做一点儿。
有效继续,无效改变。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要学会放弃一直在用,但是没有用的方法,固着于这个没有意义,没有帮助,尝试着去做一点不一样的。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先稳住自己,憋住先别说话。你不做,才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家长的稳是孩子改变的定海神针。稳生定,定生慧,遇事憋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
10.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不预设。家长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候,往往都觉得自己很厉害,自己很懂(你撅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要干什么),孩子跟你沟通的时候会觉得很受伤,因为你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你无形中的预设立场,使你无法静心注意孩子究竟想要传达什么,所以沟通终止。
读书打卡第126天:《家庭中的正面管教》第9—12页,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