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译文:
《易经》咸卦九四爻辞说:“心神不安,往来不定,患得患失,朋友和你的想法一样。”
孔子说:“天下的事物,有何足以思索忧虑的呢?天下万物有共同的归宿却经由不同的途径,有同样的目标却出自千百种考虑。天下的事物,有何足以思索忧虑的呢?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互相推移而光明自然产生。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署互相推移而一年自然形成。前往需要弯曲收缩,到达可以伸张舒展,弯曲收缩与伸张舒展相互感应就会出现有利的情况。尺蠖这种小虫把身子屈缩起来,是为了向前伸展,龙与蛇蛰伏起来,是为了保全它们的躯体。探究精微义理到神妙的地步,是为了应用在生活中。利用易学的道理安身立命,是为了推崇德行。超过这些再向前推求,就没有办法清楚知道了;能够穷尽神妙的道理并懂得变化的法则,已经代表道德盛美了。”
《易经》困卦六三爻辞说:“前进则受困于坚硬的巨石,后退则又倚靠于多刺的蒺藜上面。进入宫室,也见不到自己的妻子,有凶祸。”孔子说:“不该受困的地方却受了困,名声一定会受到羞辱。不该倚靠的地方却去倚靠,身体一定会陷入危险。既遭羞辱又处险境,死期即将来到,怎么可能见到妻子?”
《易经》解卦上六爻说:“王公登上高墙射中鹰隼,擒获它就无所不利。”孔子说:“鹰隼是飞鸟,弓箭是武器,持弓射箭的是人。君子身上带着武器,等待时机到来就采取行动,会有什么不利呢?行动时运用自如,没有阻碍,因此一出手就有收获,这是在强调准备好了武器再去行动。”
注:
咸卦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感应之“贞”,在于心胸坦然而无私念。人以真诚之心体验万物,会发现“殊途同归,百虑一致”的道理,所以不必忙着交际应酬,也不必担心朋友不认同你的想法。只要你秉持诚意待人处事,将如孔子所言:“德不孤,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