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粪争夺案》
一、马粪案的故事梗概:
性质:经典案例
地点:美国
时间:1869年4月6号
起因:原告请了两个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晚上这两个帮工在马路上堆了18堆的马粪后因为拿不走,回去拿车,准备第二天去运走。可是马粪第二天早晨让被告拉走了。
经过:法官根据公平和效率来断此案。
结果:判原告赢。
二、分析:1、问题归结为―我们到底要鼓励创造财富,还是鼓励对财富做出标志。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2、公平背后考虑的是效率。
薛老师的课后问题: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一个例子,看上去是个公正的规则,但它背后其实是有效率的考量的?同学们说的有排队,公交车道,钱财损失多少或人失踪多长时间才能立案,老板或单位自作主张订餐或定旅游地点等等。
我想到的是我们学生评优的事情。
为表扬先进,激励更多学生,班级决定每周对表现突出的同学奖励,为了达到公平,班级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研究并制定了奖励条例,符合如:各项活动积极参加、作业连续5次优秀、无违反课堂纪律情况、积极为班级做贡献、考试成绩前十名等等条件可获奖等等。制度清晰可执行,学生都无异议,奖励先进有条不紊地进行。
虽然是为达到公平制定的制度,其实是为了更有效率的完成这件事。如果没有制度,就会出现学生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可以得到奖励,耗费师生的精力体力,有时候结果还会欠公平,事情办不好。
其实,社会上的各种法规制度、条例准则是保证公平公正,背后考量的却都是效率。
众所周知,高铁运行依靠的是一套严格的管理规章,这对每个公民都是公平的。而高铁每个环节之所以有明确的法规制度,是要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有序、高效,这就是从社会效率来考量。而当有人以一己私利导致高铁延误,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事人被单位停职并被铁路部门罚款,也是他破坏规则,影响社会正常运行,降低了社会效率所要付出的代价。在“女子为等丈夫上车阻拦高铁关门”事件中,有网友人肉当事人,污蔑诽谤当事人,这样做又犯了侵犯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权的错误,这是对当事人不公平的,如果公民的隐私不被保护,那么人人都要为保护自己的隐私,而花了太多的努力,势必造成社会低效率。
总之,许多社会现象公平背后考虑的都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