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那天,偶然在一条推送里听到了一首很怀旧的港乐,罗文的《狮子山下》。港味浓郁的旋律,以及似曾相识的歌词,温暖而又不失豪情,感动而又不失勉励,一下让我陷入了许多对香港历史的追忆,细细品味,确实是越听越有味道。或许这就是这首歌最具魅力的地方吧,自1973年同名电视剧《狮子山下》在香港电台首播以来,这首歌至今已陪伴香港传唱了足足四十四年,在逐渐成为象征“团结自强”的香港市歌的同时,依旧令人温暖如初。
1997年7月1日0点,中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正式飘扬在香港上空,从那一刻起,香港正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我们身边仿佛多了一个明明很熟悉但是却难以接近的熟人。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在内地与香港之间筑起了一道阻碍双方沟通的高墙,经过二十年双方不断的尝试、碰壁与磨合,终于形成了如今开放往来、共享繁荣的局面。这样的二十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能只是发展进程中一个需要迈上去的小台阶,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五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生命历程。因此,二十年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看似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香港回归的这二十年,占有了我的头十九年。想到这里,许多我对于香港的回忆便渐渐浮上心头。
第一个回忆发生在2004年,六岁时的第一次香港五日游,这绝对是最难忘的回忆之一了。这样说主要是有两个理由,首先我们几乎是整个家族二三十人来香港的,所以就给人一种整个村子进军大城市观光的印象,每到一个地方游玩都是一个惹人注目的大部队。睡觉的时候,所有人一起挤在旺角一个老旧的、实用面积不到80平米的小套间里。现在回想起来,具体玩了什么其实也已经不记得了,但整个庞大旅游团出游这个有点土里土气的经历还是历历在目。其次是香港靠左行驶的习惯以及可以在高架桥上飞速而过的地铁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我自己在内地所看不到的东西。格格不入与前所未有,是我对香港形成的第一印象。
第二个回忆发生在我读小学期间,也就是2005年到2010年,我对香港的了解因为一个电视台而逐渐增加,那就是我们熟知的翡翠台。小学时放学后每晚,我都会提早把作业做完,然后守在电视机前,等着八点到八点半的肥皂剧,然后到八点半至九点半的古代剧,最后到九点半至十点半的现代剧。太多经典的电视剧在不断刷新甚至改变我对香港的印象,在《皆大欢喜》中我看到了香港温暖的一面,在《法证先锋》中我看到了香港追求公正的一面,在《宫心计》中我看到了我们和香港一样,同样崇尚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家好月圆》中我看到了香港和我们一样,都在追求着来自生活中最平凡却又最热烈的幸福与爱。一个屏幕,相隔两个地方,却同样在体验百态的人生,如此微妙的关系,活在向往与期待里,是多么美好的关系啊。
第三个回忆发生在2016年,高考后和同学一起前往香港旅游。中学六年里,电视里总会出现许多关于香港的不好的事情,新闻中充斥着“抵抗”、“暴力”、“警告”等令人不安的词语,这都给我造成了许多对于香港不好甚至是恐怖的遐想,但事实上去到香港后,感觉并没有像新闻中说的那么骚乱。那次香港之行,我没有和大人一起出行,而且只是两个人一起,旅游路线安排随心所欲,时间安排也是随心所欲,因此我看到了许多以前未曾在香港看到的东西。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竟然并未对这些未曾在香港看到的事物感到意外。当我第一次在太平山顶俯瞰香港时,很美,但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内地一座城市的某座大厦顶楼俯瞰,也能看到高楼林立之景;当我第一次站在维港看中环夜景时,非常震撼,但我也并不感到意外,在离我家乡很近的广州的珠江新城,也能看到如此震撼的夜景。我能明显地感觉到,香港与内地的差距正在缩小,新鲜感正在流逝。
把所有回忆都串起来,就是我对香港的印象从无知的卑微到相识的愉悦再到疑惑的迷茫的过程。作为万千民众中的一个普通人,我明白我的感受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感受,但至少在我个人看来,在一起走过的这二十年里,内地与香港间的关系也经历了类似这样的过程。香港刚回归时,内地与香港间的差距极大,因此不少人都形成了对双方交流不利的偏见与刻板印象;后来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及两地交流渐渐深入,国人看到了两地间的界线逐渐变浅,我们能看到内地与香港共同抵御非典,我们能看到中国公司开始在香港上市,一派祥和确实容易令人感到前途坦荡;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交流的深入,矛盾开始浮出水面,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必须说清楚的原则在意见的分歧中激化了矛盾,并造成了不安甚至恐慌的景象。这段时间里,双方都在摸索,双方都在迷茫。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经济的急剧增长与政治气氛的改变,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香港入低潮期。此时,《狮子山下》的播出成功为那一代港人打了一剂强心针。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跻身世界前列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狮子山精神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激励着代代香江人“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既是有共同的理想,便是同舟,区分“彼此”是因为双方都有各自闪亮的特点,但是拥有各异的特点并不代表双方要对立,闪亮的特点是用来为双方画龙点睛的,因为双方有一个共同名字,那就是“我们”。老一代港人以“我们”的名义在摩擦与磨合中砥砺前行,我想这也是给香港与内地作出一个很好的榜样,香港与内地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与政治差异,彼此都有独到之处,但这并不影响也并不能阻碍双方也就是“我们”在保证原则不被破坏的条件下,继续沟通交流,不断磨合以寻找最优解。因为如果要为香港与内地对“我们”这一名义作出具体解释,那就是“我们的国”。
今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举国欢庆的同时不断涌现小人物的故事,辽宁舰香港巡展期间,一个香港阿伯在辽宁舰上激动得哭了,饱经风霜的脸庞加上几颗大得明显的泪珠,许多对于国家发展的感慨从他嘴里说出后,却分明让人切身体会到作为国人本身的自豪。你会惊奇地发现,当这种作为国人的自豪是从一个香港市民体现出来后,竟然显得与众不同到了变成新闻卖点的地步。这正是“我们”的概念从国家整个宏观的角度落实到人的微观角度,并得到了具体体现的结果。
最近又和一个同学到香港游玩,不过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此次游玩我们去了港民居住的地方而非著名的旅游景点。我清楚记得许多值得回味的细节:与蛋挞铺阿婆的亲切交谈、酒店里清洁大叔的和蔼叮咛、问路时刚运动完的阿姨亲自给我们带路、游戏机室里和小哥打游戏一起吵闹、在地铁里看到当地人也用内地人使用的社交应用、与的士司机讨论共同的社会问题......很多很多不一样的旅行体验,都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区分并不明显,“我们”的感觉升温迅速。
国是人的国,家是人的家,从小至今我对于香港印象的形成与改变,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香港与内地在这二十年间的发展与改变;同样地,人是国的人,人是家的人,无论是我还是港人,在这片热土上所经历到的幸福抑或是挫折,都与国家紧紧相连。我们有理由去相信未来香港或是内地不再继续迷茫,在磨合中共同进步,就像是我有理由相信我自己或是港人不再继续迷茫,我们之间会在磨合与反思中更加相熟,负面的情绪宣泄会减少、正面的交流合作会日益密切。化解矛盾的手段是行动,而行动的基础是要相信“我们”。
7月2日,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庆祝晚会最后,歌手黎明以一首《狮子山下》为晚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在报幕中,歌名写的却是《狮子山 吾家下》。我想这应该是在赋予这首歌全新的含义,在这个值得纪念同时又值得期待的时间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