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浠蕾
《乡土中国》一书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描绘的中国社会距今已有近七十年。这七十年间,中国不管是在经济、或是社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许多乡土社会的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无形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习惯。在《乡土中国》中,许多对中国社会的理论分析,在当下仍然适用。
常常说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即使是在中西方交流已久的今天,中国与西方社会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依旧有着巨大的差异。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答案是社会。在《乡土中国》中,我学习到了两个新名词——“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
差序格局,在书中比喻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是一个由中心向外逐层扩展,由密至疏,由近到远的形状。在这种格局下形成的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联系个人生活所见,这些比喻可以说是生动而贴切了。生活中,人们总是会炫耀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会说自己和哪位重要人物有什么什么关系。参加各种各样的应酬,丰富自己人脉,巴结关系。做生意合作前,人们并非是先签订合同,确立合作关系,之后严格履行合同条约。而更多的是吃个饭,聊聊天,之后称兄道弟,相互熟悉之后,再谈合同。而这时,合同只不过是一张白纸,维系双方合作的等多的是人情与关系,这种现象在当今仍然常见。
团体格局,书中比喻为“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个架子,每个人结上这个架子,而相互发生联系”。这个社会中,是依靠法律、权利等实在有形的东西维系的。举个例子,在西洋的宗教观念中,每一个人在神面前是平等的,神对每个个人都是公道的,在这种平等的思想下,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相互尊重的权利,个人与团体间就产生了相互的责任,为了维护这种关系,就产生了宪法。在这个社会中,人人平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明确,人际关系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网络,彼此间的重合相对较少。
一个社会的格局,影响了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人的方方面面,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的文化不分好坏,都是一个社会格局下的特有产物。但是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社会的本质时,都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格局下,我们的社会应当如何发展,这才是我们探讨社会问题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