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严格意义上说,DAG(有向无环图)并不属于区块链范畴,但以DAG为基础设计一条基础公链也是一种途径。目前为止,这条公链赛道并不拥挤,VITA是其中之一。
项目简介
VITA是一个通用的基础公链,以DAG账本结构为基础,以快照链为区块链依托而设计的满足商业级应用的区块链网络。
设计目标
• 性能。Vite 的首要设计目标是快速,为确保系统具 有高吞吐、低延迟的性能表现,我们需要采用具有 更高收敛速度的共识算法。
• 扩展性。Vite 是一个公共平台,向所有去中心化应 用开放,因此,扩展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 安全性。虽然 Vite 的设计理念不是追求极致的安全性,但仍然需要确保足够的安全性底线,有效防范 各类攻击。
产品模型
DAG账本
DAG技术结构并不是新鲜事物,利用这种模式比较出名有IOTA,算是异军突起的一个采用DAG技术的项目。
区块链账本是有序的线性排列的账本,VITE对它进行改进成非线性的DAG结构账本。在比特币何其他区块链交易中,每次交易至少会改变发送者和接受者两个账户的状态,这两个账户要么是正交、要么是平行的关系,为VITE对账户进行分组提供了条件,形成每次交易只改变单个账户状态的DAG结构。
快照链
DAG结构中,由于交易是按账户分组的,一个交易只会附加到其所属账户的账户链末端,不具备防篡改功能。VITE采用基于投票的共识算法,由一组用户选取确认节点,每个节点具有一定行使权重,当某个交易获得的签名累计起来有足够多的权重时,就认为该交易被确认。
此时,投票机制的中心化性质暴露出来了,而VITE要做的就是让历史投票结果上链,并把投票结果看作是对账本状态的一个快照,分布式保存在网络中各个节点的本地存储中,形成VITE网络中的快照链。
共识机制
VITE以打造高性能公有链为核心目的,在借鉴了已有的共识机制之后,认为DPOS共识机制在性能、扩展性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HDPOS的分层共识机制。分为局部共识和全局共识。
局部共识:记账
全局共识:对账本进行快照,生成快照块,如果账本有分叉,依照全局共识结果。
另外,为了提高系统的吞吐能力,VITE在共识机制上设计了异步模型。把通常交易中的交易发起、交易写入和交易确认三个步骤设计成异步模式,转账发送和接受分开,合约调用和相应分开,发送交易不必被接受阻塞,合约调用不必被响应阻塞。保证网络高峰期不会因为交易频繁造成网络堵塞,提高整体的吞吐能力。
设计亮点
为促进VITE网络中的其他资产相互流通,VITE内置路印协议,可在VITE钱包中使用Loopring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功能。
通证设计
核心团队
关于COO一事,官网公布的和官方运营人员公布的人员不同。
项目总结
官方公布的项目白皮书晦涩难懂,更像是黄皮书,江湖中曾有传言称看完VITE白皮书的人应该不会超过20人,一方面形容VITE过于技术化,另外其白皮书描述的某些技术细节还在探索中不具备严密的逻辑支撑。对于非技术用户了解VITE项目不利。
其官网包含VITE上线之前的时效性比较强的问答信息,对于初了解VITE的用户会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引导。官网好比项目的脸面,VITE已经很久没洗过脸了。
总的来说,VITE的结构设计以及预计2020主网上线的计划,对于项目来说需要用户极大的共识才能形成合力。虽然有路印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但是以DAG技术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在安全为前提下的高性能公链依然会面临很多挑战。所以,在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也把围绕项目周边的细节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