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最后几天,我随着李老师一起去参加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17年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大会会程两天半,其中上午均为大会报告,下午则为分会场报告。
整个会议感觉举办的略微仓促,很多细节处理上都不到位。这可能和清华药学院才刚刚组建,现场负责会议组织的学生经验不足有关系。不过这个我就不多评价了,还我去弄也指不定弄得有多好。
由于我现在已经不再从事药物化学相关的研究工作,因此整个会议过程中我只能了解目前有哪些新的方法来提高药物化学研究的进度,而对于特定靶点的研究,我都不是特别有兴趣,因为太专业了(这可能和综合期刊的编辑收到非常偏向专业领域的论文的感觉一样?)。
在这两天半里面,印象最深的(也许是因为第一个讲的时候精力最充沛)属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所长做的关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报告。我印象中常规的CADD通常只是将候选分子和靶标进行结合打分。但是,由于许多蛋白上的结合位点处于结构内部,因此在分子进入蛋白结构内到与靶点结合的动力学过程中,其势能大小同样会对药物是否能与靶标顺利结合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换句话说,在分子进入与靶点想通的蛋白内通道时,通道与分子之间可能会形成一种筛选机制,只有在一定结合能之下的分子才能通过通道与目标靶点结合,从而产生活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来对这些结合能进行计算,同时还需要许多最优路线的寻找算法来实现。(我最近刚读了一本关于计算化学的书,同时还在学习Gaussian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工作,所以对这方面特别感兴趣。)而在第二天的分会场报告中,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孙铁民老师则采用计算化学的方法开发了基于环糊精的手性毛细管电泳介质,思路非常的清晰。
通过参加这次会议,见识到了国内药物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水平。相比之下,我们自己学院虽然说自己是药物化学起家,但大部分的工作依旧是局限在有机合成上,与国内顶尖水平的研究无论是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差距甚远。虽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发扬自己的优势,曲线救国,但是有些时候让我感觉是一种为了生存的无奈。毕竟在今后,国内药物开发的主力与国外类似,将慢慢从高校转入企业。而我们所擅长的工艺路线开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么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负担的责任则变为开发新的方法学,加速开发,而不是与企业硬碰硬(无论从经费上和人员上都玩不过企业)。也许是看到了这一趋势,张礼和院士在最后一天的闭幕报告上为我们新生代的研究者做了名为“
知识创新和新药研究”的报告。在最后张院士总结了知识创新基础研究的特征:前瞻性、独创性、科学性、系统性、风险性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他是鼓励我们去做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基础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加速研究进程;而不是按照既有的药物化学研究范式,按部就班保持原有进度去拓展我们的知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