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21天可以让一个习惯养成,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作为父母,我们也常对孩子说:“反反复复说了多少次,你还是这样!”每到刷牙、洗澡、睡觉的时间总是要费很多的口舌,为什么这个习惯养成的时间,在我们这里总是不奏效呢?
今天是孩子上幼儿园的第12天,早晨虽仍有哭闹,但从各方面可以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还是很充实快乐的。两个多星期的幼儿园生活,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他。在家里,独立吃饭、饭后归位餐椅、归位玩具都有了明显的不同,开心的时候,嘴里还会时不时的念诵着学校的儿歌“乒乓球,上高楼,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虽然还很不熟练,但我惊喜于他的状态和改变,手舞足蹈间,流露着来自心底的愉悦。仅仅过去11天,老师和幼儿园给了他更开阔的视野。为什么学校可以这么短时间影响一个孩子?我们的差距又在哪里?
从婴幼儿到学龄前,孩子对我们家长是依恋的,但是他的依恋来自于我们长时间的陪伴,以及环境的突然改变,当他完全适应这个环境之后,便可以独立于我们,甚至有的孩子会说:“再玩一会儿吧,我还不想回家。”那么,我们除了这份不可改变的亲缘关系,还能再给他们什么呢?
幼儿园的班级群里,老师每天都会分享很多孩子的瞬间,从吃饭、睡觉到玩耍、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让不能时时陪伴的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另一方面,我想大部分孩子在面对镜头时,一定能感受到一种被关注,那一刻,他是镜头前的主角,他是老师眼中的主角。每到放学时间,那一幅幅“爱的抱抱”,每个孩子都笑得那么灿烂。
而我又有多久没有给孩子专门拍照了?孩子小的时候,还会拍很多记录下他们成长的那一刻,但随着孩子的长大,照片就越来越少了,只有出门游玩时,偶尔会拿出手机拍几张照片。我对他们的关注更多地体现在了“催~催~催~”,快点干这个,快点干那个。总是以自认为正确的出发点,来安排着他们的生活。我带给他们的影响和试图培养的习惯,并没有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更多的是焦虑下的不知所措。
在幼儿园,老师会专门安排时间给他们展示不同新奇的试验,知识就在探索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进他们的视野;老师还会将儿歌有节奏、有韵律地展示给孩子们,学习也在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进行着。而我呢,虽也有讲读绘本,又是否考虑过他们的接受程度呢?每当孩子想独自做某一项工作时,我们回应的又是什么“小心点,别打碎了”“小心点,别烫着”或者因为他们的效率太低,干脆拒绝。难道我还有理由为他们缺乏勇气或求知欲而批评他们吗?
有一次周五去接孩子,园长站在众多家长面前,嘱咐家长们,回家应该如何照顾和陪伴孩子,因为她觉得家长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打乱了孩子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生活、学习习惯。园长笑称:“不是你们不放心幼儿园,反倒是我不放心你们。”这虽然是一句笑谈,但仔细想来,我们在日常中,的确很少以孩子的思想为出发点来引导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我们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孩子的冲突点,所以我们有时很难调动他们的兴趣,更罔谈习惯养成。
孩子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把所有的爱和期待都寄托到了他的身上。对孩子来讲,他经历的每一刻,都在影响着他的习惯,酝酿着他的未来,最终的结果如何,并不完全取决于孩子,反而大部分来自于我们家长的点点滴滴。正所谓,孩子的未来,就在家庭教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