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了几篇故事,越发感觉到故事,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自身。当我们渴望表达生活,故事的素材,便将源源不断来到面前。
有了故事素材,接下来就是筛选素材,进行书写。
筛选素材的过程,也是写作者想透过素材整合的故事,带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精神产物,包括写作者希望表达的种种内观。
对于写作者来说,不仅可以用故事与外界构建交互关系,而且写作者更希望笔下的故事能够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因此,简单概括写故事的要求:故事既要写得漂亮,又要写出意义感。
以上仅是我个人对写故事产生的一点肤浅感受。
今天正好阅读到《创意写作》关于故事的叙述视角,作如下读书笔记。
一、叙述人称:谁在讲故事
1、第一人称“我”
写故事中,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比较容易与故事人物产生联结,可以快速投入情感,仿佛身临其境,具有人物“代入感”。
我曾经尝试过在写不出的情节里,把第三人称换成第一人称“我”来写,结果很快解决写不下去的问题。
写故事,事件只是导火索,而人物情感和心理才是内核。
如果写作者觉得自己只是在写“张三”、“李四”或者“王五”,他们的情感和心理与写作者毫无关系,写作者处于高高在上的“上帝”向下俯视,与故事人物情感和心理一旦断联,那就卡文了。
所以,我认为在卡文时,不妨去检查一下,是故事事件的缺少,还是写作者与人物情感关系断联了。找到问题所在,缺啥,补啥。
本书《创意写作》中对第一人称提到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叙述者同时承担着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者既可以参与故事之中,又可以置身事外为读者一一进行描述和议论。
第二个特点:叙述受限。以“我”的角度叙述故事,自然会造成叙述的主观性,即“我”可以叙述亲身经历过的故事、听到的故事,却不能叙述“我”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写作中采用第几人称写更妥,需要依具体故事性质决定。
2、 第二人称“你”
本书说,在文学作品中,用第二人称叙述是比较少见的。
看一看本书列举的用第二人称写的作品片段。
想想看,您走过来,在所有的人中间,独独向我打听那个已故的弗兰西斯科•雷亚尔的事……我见到他的面没有超过三次,而且都是在同一个晚上。可是这种晚上永远不会使您忘记……当然,您不是那种认为名声有多么了不起的人……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玫瑰色街角的人》
用第二人称写,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是:故事的叙述者是谁?
但如果写作者想用第二人称写的话,本书的建议是:不妨尝试一下将“你”作为故事主角。
3、 第三人称“他”
第三人称,即有上帝一般的“他”。在传统叙事作品中,第三人称应用非常普遍。
比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一段。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
本书说,第三人称是一种立场客观的叙述,也称作无焦点叙述。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而是像一个预知过去、未来的上帝一般,获得了极大的叙述自由。
同时,第三人称叙述赋予极大的创作自由。
4、复合人称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叠加使用属于复合人称。
比如,俄国作家普希金的小说《驿站长》中的一段。
……于是他就把他的伤心事详详细细地讲给我听了——三年前一个冬天的晚上,站长正在新登记薄上面画线,他的女儿在壁板后面给自己缝衣服,一辆三架马车到了……——《驿站长》
本书还提到:复合人称的使用给了叙述者很大的自由度,也使得故事变得更加生动,但就操作难度而言,事实上要高于前三种叙述人称。
二、叙述视角:站在什么“位置”讲故事
讲故事,我们了解由“谁在讲故事”后,接下来了解这个“谁”要站在什么“位置”讲故事。
站在什么“位置”讲故事,就是故事的叙述视角。
本书给出叙述视角的定义。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集,是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假如我们作为听者/读者,要听或者读一个故事,我们可能希望讲故事的人能够把故事讲得自然、亲切,同时这个故事听/读起来像是真实可信的故事。
故事的自然度和可信度,这在于讲故事的人,采用何种叙述视角。因为叙述视角的不同,决定作者对人物塑造、情节铺陈的手法运用不同,从而和读者产生不同的感情共鸣。
比如,作家莫言《生死疲劳》里,分别通过西门闹、西门驴、西门牛的视角讲述故事。
三、叙述姿态
视角姿态是故事的另一个视角。
1、仰视:常见于伟人传记作品,是以一种后人仰视前人伟大功绩的姿态来进行叙述的。如《周恩来传》。
2、俯视:作者如“上帝”一般俯视大地上的每一个生灵,他看到了每个人的命运结局,洞悉世间万事因果。比如吴承恩的《西游记》。
3、平视:讲究与人物平等,作者像是作品里的一个见证人,客观平静地去叙说人物的喜乐悲伤,叙说生活的苦难面前人们的挣扎与困顿,给读者鲜活之感。比如余华的《活着》。
4、虚夸:表现为作者们将对生活的感知用文字夸张化,走向极致状态。比如安妮宝贝早期的文字。
5、介入:没有刻意描写生活的困难,而是通过一群“都市边缘人”的所知所感表达着作者对于这一群体的情感介入。比如马秋芳的《北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