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人来说,处理人际争端的唯一方法就是离开,或断绝关系。
当争端发展到一定程度,让他们感到难以忍受的时候,他们就会抽身而去,或者至少在情感和精神上貌合神离。
这可以表现为换一个新话题,打开电视机以停止交谈,离家出走,乃至离开一个城市或国家。
很多住在同一所房子里的人在精神和心灵上却相距十万八千里。
“断绝关系”的一种情况是:一名男子仍然和他的妻子生活在一起,而且表面上看起来对妻子非常“顺从”,但是在情感和精神上早已经“同床异梦”。
另外一种情况是:年轻人刚成年就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搬出来,只有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才回家看看。
很多人与家庭断绝关系是因为感到自己在家中十分无力。
他们认为自己的配偶掌握了家中所有的权力。
与这样一个强势配偶在一起生活,他们无法保持自己的个性,没有办法“做自己”。
他们因此感到十分不自信,开始孤立自己,认为自己不需要别人的陪伴。
这些人往往看起来十分独立,但是就像前面提到的“反叛者”一样,这只是一种假象。
他们的“独立”常常建立在“拒人千里之外”的基础上。
当他们在感情上向别人靠近时,就会感到非常焦虑。
他们在社交和工作上往往表现得很正常,甚至十分优秀,但是一牵扯到感情,就会一塌糊涂。
他们在原生家庭中尚未解除的依赖性越大,就越有可能在感情上与别人断绝关系。
那些被他们抛弃和断交的人往往会感到十分无力,而主动断绝关系的人似乎掌握了这段人际关系中的所有权力。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被抛弃和被断交的人往往无法在那些主动断绝关系的人面前保持自己真正的个性。
人们在情感上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断绝关系是很常见的现象。
我们常常认为,一旦与原生家庭划清了界限,就会摆脱原生家庭的控制,不再受其影响。
这样一来,我们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但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还会随我们进入新组建的家庭关系中。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有些人不断结婚和离婚,不停地更换新伴侣,却总是无法成功地建立起令人满意的伴侣关系,而且他们总会认为这是新伴侣的“错误”。
当家庭成员之间自然形成的差异变得令人不安时,总有一个或几个成员站出来,要求大家协同一致。
除非某个家庭成员的自我意识足够强烈,否则他们往往会用以上四种方式中的一种做出反应。
相反,一个健康的、运行良好的家庭应该能够容忍家庭成员之间的许多差异。
良好、健康的家庭会认为成员之间的差异是有趣的、正面的,还会利用这些差异进行相互激励、共同成长,而不是害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