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周杰伦MV《说好不哭》里的奶茶店,Machi Machi空降上海。
开业当天,就上了热搜,虽然热搜的名称不太光彩——#排队200人160个黄牛#。
一杯官方售价二三十元的奶茶,在黄牛手里摇身一变喊到300~800元,照样供不应求。
由此还衍生出一门新生意,奶茶拍照租赁,想朋友圈装X的,那就50元租一次吧。
黄牛们甚至想出了打高铁跨城,去杭州代购的主意。但从9月27日开始,沪杭两地都开启限购防黄牛模式,每人每天一杯,且必须当场插管饮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有人在黄牛手上500元买到的,很可能是……大家请自行脑补。
未能亲临现场的吃瓜群众,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不解:
有人在喷商家饥饿营销的策略、雇人排队的把戏。
也有人骂亲自排几个小时队脑残粉,和愿意高价从黄牛手中买二手奶茶无脑土豪。
仔细一想,奶茶也不是必需品,哪怕是限量,可以不喝呀?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这就要讲到,消费主义是如何将人成功洗脑的?
1.精明的商家,总能让消费者自愿掏钱
消费主义,这个舶来品,如今在国内的年轻人身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语。
有句话调侃得很到位:
90后刚刚经济独立,就开始以提升自己为名,大行消费主义。00后还没开始挣钱,就已经学会了1千种花钱的方法。
有人会为了最新款的苹果手机,搭帐篷排队,彻夜不眠。
有人会为了一个猫爪杯,放下脸面和尊严,在星巴克里大打出手。
有人会为了一件优衣库联名T恤,如同丧尸围城般,在店内哄抢撕扯。
而这一现象的盛行,离不开商家的精心设计。
我们常说产品要围绕着需求设计,而最精明的商家,可以做到:
没有需求,创造需求。
我们在电影中,常看到向女神求婚的男人,总是单膝跪地献上钻戒。
生活中,曾经以金戒指、玉手镯为婚姻象征的中国人,也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影响下,潜移默化地将钻石加入了婚礼中。
那我们有没有想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怎么不知不觉,印到我们脑子里的?
上世纪40年代,戴比尔斯集团,正因钻石销量不佳,愁眉不展。
公司在高人指点下,买下了上百分报纸版面,签约数十位电影明星,并与几家主流的电影公司合作。
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将钻石塑造成为爱情的永恒象征。
就这样,一种并非刚需的奢侈品,不动声色地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结婚必需品。
而大多数消费者,根本意识不到,他们的大脑从何时开始,将钻石和爱情划上等号。
除了无中生有之外,精明的商家,还会让消费者为商品,付出更多的代价,以此提高他们对商品的评价。
这便是德国思想家罗尔夫,所提出的“劳力辩证”概念。
在开篇提到的Machi Machi炒作事件中,消费者排队排得越久,就付出越多的时间。
而从黄牛手中购买二手奶茶的消费者,为了所谓情怀,付出更多金钱。
这两种付出,远大于一杯二三十块奶茶本身的价值,当消费者最终获得商品的时候,他们会提高对商品的期望,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满足。
对于这种认知不协调现象,神经营销学之父戴维·刘易斯用实验,给出了更具体的解释:
辛苦排队后抢购成功,带给人的快感,在生理上如同嗑药。
在伦敦某游戏机厂商的发售会上,刘易斯让几名在队伍长龙中的顾客,戴上测试装备。
当这些顾客等候多时,终于如愿以偿后,他监测到他们的生理指标发生剧烈变化。
其变化程度,不亚于服用精神类药物。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在键盘的一端,鄙视着那些或排队等候,或甘愿受黄牛一刀的狂热消费者。
但我们也确实无法体验到,他们手捧奶茶的瞬间,产生的快感是多么的美妙。
当然,他们也无法得知,这个快感,不过是商家精心策划的结果。
作为普通人,想从钻研消费主义几十年的高智商学者、以及富可敌国的利益集团的设计中,安然抽身,着实困难。
今天嘲笑着奶茶店长龙的人,明天或许就在盲盒贩卖机前,成为另一群人嘲笑的对象。
2.身份认同感,本质上是一种虚荣
《乌合之众》中,对从众有着很精辟的解释:
“人一旦进入群体,他的性质就产生了变化。他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人,而变成了群体中的人。”
如果花500块喝奶茶能强行解释成情怀,那么花50块租奶茶拍照发圈,无疑是一种在虚荣心作祟下,无谓的群体迎合。
我们身边做过类似事情的,还真不少。
看见小红书、微博里大大小小的KOL都在推荐的口红,仿佛涂上你就是时尚界的宠儿;
看见杂志上、公号里炒鞋团队都在安利的新款AJ,仿佛穿上你就是街上最靓的仔;
看见茶水间、工位上无处不在的星巴克,仿佛跟着买上一杯你就是小资社会的一员。
此时,你需要的,可能并不是这件商品本身。而是商品背后,所存在的群体身份认同。
这件商品,只是你加入这个群体的通行证。
无论事实上别人是否认可,你认为只要买了在他们中流行的东西,你就会给自己盖上身份认同的大印。
在这一点上,腾讯,可谓是当仁不让的营销大师。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只要登录PC端QQ,鼠标移到某个人头像上。
如果这个人头像下方,各种花花绿绿的钻都被点亮,还有着一身靓丽的QQ秀,那他多半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既没钱买钻,又没钱买QQ秀的同学,就绞尽脑汁,注册腾讯所有的游戏,尽可能多地点亮图标。
仿佛图标亮得越多, 就越能和同学们玩到一块。
再往前一点,大家挂机刷太阳,只要有电脑的地方,一定先登QQ,这也是身份认同感在作祟。
虽然现在看起来都蛮傻的,这些图标、等级也已经毫无意义,但在当时,拥有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真的会让人觉得:
我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我跟得上时代,我没有被孤立。
人是社会性动物,只要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就得承受环境和群体的评价。
那人的消费观,多多少少就会受消费主义的影响,绝对的消费思想自由,难以实现。
这时,人们为了一杯周杰伦同款奶茶,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否等同于其本身的价值,并没有那么重要。
更重要的是,这杯奶茶,是否能让你所在乎的群体,给你一个好评。
又或许这与他人实际的评价,根本无关。
手握奶茶的瞬间,所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只要你自己满意,就够了。
3.贪婪与恐惧,是不会过时的软肋
一杯二手天价奶茶,也许还不涉及如此沉重的人性 。
但是,贪婪与恐惧,确实是营销专家们应付消费者时,最擅长的把戏。
还记得当年电视报刊杂志上,各式各样的男性保健品、女性减肥药、儿童益智饮品……
现在回头看,简直难以想象,这些厂家的三无产品,居然靠这些广告,卖了10年之久。
本质上,无非是利用了人性中的贪婪。
常年纵欲,多少男人,想要一粒药丸就能重振雄风;
婚后发福,多少女人,想既不节食,又不运动,无需付出就能恢复性感苗条;
成绩不好,多少家长,想孩子喝完饮品,不用太辛苦,就把功课赶上。
短时间内,只付出金钱,不付出努力,就想获得巨大的成效?
别傻了,打电话询问客服为何无效,对方只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你:
再买一疗程,增加疗效。
如果把贪婪比作营销武器中的步枪,那恐惧简直就是核弹。
在中国,利用恐惧进行营销,中老年人是最大的受害者。
厂家找来一堆演技在线的伪专家学者,把中老年常见疾病的痛苦,讲得活灵活现。
本来就分辨能力较差的中老年人,对着养生讲座,再瞅瞅自己,哪里都像有毛病,慌得不行。
讲座快结束了,突然跳出根救命稻草——某某保健品。
被吓得不轻的大爷大妈,瞬间就范,乖乖掏钱保命。
这招无论是在电视广告,还是在线下骗局中,都屡试不爽。
这些无良商品的背后,有盘根错杂的利益集团,有经验丰富的营销专家。
他们把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研究得淋漓尽致。
他们有能力,让你每看完一次广告,不是心动不已,就是担惊受怕。
在直击痛点之后,他们还会给出极具说服力的解决方案,让人无从拒绝。
从小小的一杯奶茶中,我们无法断言消费主义是善是恶。
有人说,消费主义象征着经济的发展,放三十年前,人群中愿意为天价二手奶茶付费的比例,绝对远远低于今天。
但请别忘记,三十年前,一件衣服可以穿好一阵子,一句情话可以当真一辈子。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内心仍存质朴时,商家早已利用金钱买通媒介,利用实验钻透人心,利用人性的弱点设好温柔的陷阱。
我不对消费主义做过多的评判,我也坦诚金钱确实是个好东西。
年轻人追求自己所喜所好,无可厚非。
只是在消费主义的海洋中,我不希望我的读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裸泳。
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一回事;而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那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