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这棵700年的古槐,是我学生时代日日要驻留和仰望的地方。三十年后,那座满载亲切温馨记忆的政府大院,居然被改建成了一座令世人惊羡的博物馆。
胡适这句“随遇而安因树为屋,会心不远开门见山。”最好地诠释了这里的设计理念。
漫游家,心随自然
绩溪,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西枕黄山,东倚天目山,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绩溪的古县衙(后为县政府所在)一直是城镇中心,如今变成了一座博物馆。
这一建筑整体颇具徽派风格,保留了粉墙黛瓦,屋顶有意模拟连绵起伏的群山,并与远处的山峦相呼应。为了保留其中的树木景观,还在中间穿插了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犹如走进一座徽州古镇。
经历了4年的辛苦建造,博物馆于2013年底竣工开放。主持设计的建筑师李兴钢有一次陪同友人参观,发现馆内挂出了绩溪著名文人胡适的亲笔手书对联:“随遇而安因树为屋,会心不远开门见山 ”,恰好与他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胡适手书对联现展出于李兴钢设计建造的绩溪博物馆内
绩溪博物馆两个最重要的设计做法,一个是“折顶拟山”,一个是“留树作庭”。
“拟山”是让整个屋面连成一体,好像一片起伏的山脉,并跟远处古镇周边的自然山脉相互呼应。
“留树”,在设计最开始的时候,精心地把每一棵树的位置、大小都测绘出来,有树的地方都留空作景,而图中这棵700年古槐更是拥有一个“独木”庭院。
这些因为树而作出的庭院街巷,跟周边传统的民居院落,存在一种同构共存的关系。它们不仅为博物馆的参观者服务,这里平时也对绩溪市民开放,成为他们的城市客厅。
在室内,李兴钢采用了开放的空间做法,把构成外部屋面的三角屋架,直接排列并暴露在室内空间里面。它们既与连续起伏的屋面形态对应,又在博物馆内形成一种特别的形式感。
还有很多用于通风采光的竖高天井。
李兴钢受清版《清明上河图》中的山石画法启发,做出了这个片石假山。山体形态则源于明代《素园石谱》中的“永州石”。池壁、山墙未来将长满青苔,绿池、树木、平台跟几何形式的假山延伸为一体。
李兴钢把屋面的瓦作延伸到垂直的墙面上,仿佛屋面和墙面成为一体,会造成一种有趣的透视错觉,犹如身处画面之中。这其中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做法,把板瓦打孔,用木钉固定在轻钢龙骨上,从下至上依次覆盖,最后才能够构造成型。
博物馆的白色粉墙采用了水波纹效果的质感涂料,它们可以跟池中的真水,映衬屋顶之山和片石假山,制造出层次和景深。
在绩溪博物馆这样一个完全当代的城市博物馆里面,人们仍然可以体验到跟他们以前生活记忆和传统的一种密切的关联,这是因为那些久已存在的山水、树木,成为了一种见证和媒介,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
(摄影/夏至)
绩溪博物馆
地址:安徽省绩溪县华阳镇良安路100号
时间:周二至周日开馆,周一闭馆
文/李兴钢
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代表作品:绩溪博物馆、复兴路乙59-1号改造、建川镜鉴博物馆暨汶川地震纪念馆、元上都遗址工作站、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威尼斯纸砖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