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萌:是青年人当中“异类”的一员,从小就有一种理想,而且愿意为理想去奋斗的人。
四点钟起床开始读书学习了,培养了三百多万的年轻人,包括互联网层面的。线下每一年他们们会培养一百位创业家,,每一年大概会有十六万多人来报名参加他们的创业培养项目。
第一,作者做得比较早。第二,作者给学习者配唯一的导师。比如说樊登老师跟一个青年是这种导师关系,他每个月都要去你家去拜访你。
作者的创业是以教育为主的,培养年轻人更早地适应社会,提升自己人生发展的效率。
人生的差距:一是不断地坚持积累,第二是正确的发展方向,沿着人生的轨迹和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去发展自己。
用一个既定的“七个人物法”快速建立目标。
当一个人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早起以及早起做什么,可能世界就变了。所以就证明他有一个目标和方向感。
“七个人物法”是一个比较便捷而且可以快速地去定义人生目标的方法。首先,我的心中要明确,需要能够以谁作为榜样。
榜样是你希望能够成为他的人,榜样的力量就是希望过他的人生。这七个人物是要不同维度的,高、中、低三等。高等的就是终生追求。张萌的梦想,是创业第十年的时候,能办起中国最优秀的给职场人办的大学。她终生就想做这件事。
第一个是约翰·哈佛先生,他是哈佛大学的第一位捐资者,也是最大的一位。他临终之前,把他仅剩的积蓄全部都捐给了哈佛大学,因此才能有大师、大楼这些所有的事物。这成为作者终生的理想,或者是一定不能去超越他的高度。但是他就像一个灯塔那样,始终她的七个人物的首列,指引着我。
这是第一类,就是高高的这种人。一般一到两个就够了,因为你一直不能全设成这种超级高的、不能追求的人生。
第二层叫中层,中间有两三个人大概就是在五到十年左右就可能超越的人。
每天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能看得到他把时间花在哪儿,你能看到他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底层建议一到两年就能超过的人,很可能是你的上级。比如说你现在是主管级别,是你们的经理或总监,或者是你们同时进入到公司,他是非常有成长力的,梯队序列里的七个人其实是默默藏在你心里的。
作者有一个效率手册,第一页我写的一般就是这七个人,而且我每半年会回溯一遍。比如说今年,第七个人我就超过了两次,我分别把他写下来,结果过几个月就超过了,我就把他划下去,然后再换上新人,然后再划下去,再换新人。比如对创业者来说,你的竞争对手直接就会成为第七个人。
你早上起不来,你会想你的第七个人在做什么,他如果比你更加勤奋,那你肯定跑不赢他,这是。第二点就是,当他偷懒的时候,你会特别高兴,我还在进步,有可能我会超过他。
人其实有的时候就不断地把自己扔到一个舒适区当中,而且这个舒适区会越来越小,这个范围越来越小。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扩大这个舒适区的整体范围,这样才能让自己的 range扩大。
第一遍,人物筛选。
第一步:同性选同性。因为很多时候女性发展的人生不能像男性发展那样,还得兼顾一系列的事情。她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一些生理特点决定的。
第二步就是用三个技能性的可以学习的特征去界定这个人。比如樊登老师,第一条“博闻强识”,这是。第二点就是他会有非常强的亲和能力,不论你是在天涯海角,都能够去黏住你,第三类是一个创业当中的缔造者,他有他的战略精所以用三个东西进行拆解。那么一共是七个人,就是二十一个特征。通常这二十一个不会全都是不同的。例如马云跟樊登老师有什么共同点?第一点就是,他们的表达沟通能力都是极强的,他瞬间就能够把一个陌生人黏住,这是共同性。第二点特性就是,他们都有创建商业帝国的远见卓识和创造思维。在这两点当中,你跟马云就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在七个人当中划一些同类项,把一些相同的技能归到一起。
最后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这些技能出现的从多到少的顺序把它们排列出来。作者会选择前三项出现的技能。比如说,你会发现沟通与表达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商业帝国的设计思维,这是前三项的总体技能。因此知道早起要做什么事了,就是要学习这三项技能。前提是,这七个人是你真正想成为的人,你才能够推导出来真正的硬本领是什么。
作者天天四点钟到七点钟按照技能列表在学习。
张萌有的是分配到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而且每一个技能是要按照甘特图的方法来学习的。比如说这三个技能同时在学,但是最近这段时间重点攻在具体的某一项技能当中。
因为时间非常有限。平均来讲,一个人每天的可控时间最多只有三小时,只能专修到一个技能上。根据你最近时间的目标,有策略性地学习。
比如你是个大学生,你是英文专业的,碰巧是学习英文技能,那你这段时间就要把英文学好。比如说你是一个新媒体工作者,你直接倒推的一个技能是跟新媒体或者是媒体运营、从业经验有关的,那这段时间,你的工作就是你的学习,那你应该珍爱这份工作。
所以每个技能它是有策略,而且有不同方法的。
七个人,去归纳出二十一个技能,再合并同类项、排序,把最需要学的学掉,再学后边的。那多长时间Review一次这个名单?
张萌:我基本上一年最少会看两次,年中一次,年尾一次。一年看两回。
第一件事,学会早起,然后学会早起干什么,给自己设定目标。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要会用一个工具,叫效率手册的的笔记本。
作者的母亲每一天就是通过手账来管理自己的时间。作者经常会模仿母亲的时间管理。你看,她的早起时间是在做这些事。然后每一天她都有阅读时间,因为里家任何地方都有书籍,甚至我们家洗手间也专门有一面墙,就是放她爸爸的书籍、我母亲的书籍和我的书籍,打了一面柜子,全都是,就到处可见各种各样的书。母亲的时间管理做得很好。
母亲对作者说,人是有主动性的,如果你不能主动地改造自己,你就会被改造。作者瞬间发现,可以去掌控早起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