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给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看待成功,让我的思维发散增加了思考,之前阅读罗永浩的《生命不息,折腾不止》里老罗也提到了最喜欢的作家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我相信老罗的选书眼光,所以特别备注了这个作家,刚刚读完拆书分享。
1. 你很努力,但是未必能成功 马尔科姆通过大量的数据、举例、调研后得出的结论,他提到了自己喜欢观看的加拿大冰球比赛,及通过心理学家巴恩斯发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这些优秀的冰球队队员中40%出生在1-3月,20%出生在7-9月,30%出生在4-6月,10%出生在10-12月,这一规律最终构成了加拿大顶级冰球队。那么我们想一下,如果一个当年12月出生的孩子和当年1月出生的孩子在一个队,由于有近12个月的年龄差距,两人之间在生理上的成熟度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那么在优胜劣汰的机制下,谁更具优势呢?我们探讨的是相对的问题,不是绝对的,那么凡是10月出生之后的基本就不用参加了,年龄上已经被淘汰了,当然了这里面一定会有打的非常努力、非常好的孩子,但是规则就是这样的,这种并非能力造成的差距最终决定了结果,这就是制度为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和努力无关。
2.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这是历史有名的英雄项羽写的垓下歌。反映了时代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在书里马尔科姆也通过sun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乔伊 、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甲壳虫乐队成功背后的10000小时刻意练习及所处的时代环境等大背景下获得成功走向人生巅峰的路径。首先我们不排除这些主角本身就自带光环,具备成功的一些必要条件,但是取得如此出色的不全是他们的非凡才能,而是他们非凡的机遇。这几个计算机大佬分别出生1953、1954、1955年,当时的时代背景正好赶上美国计算机革命,三个人都得到了在学校计算机房大量练习和实践的机会,甲壳虫乐队在没去美国发展之前,表现的也很逊色,正是因为在德国汉堡酒吧驻唱之行,获得了高强度的练习最后才创作出那些经典好歌的,以上这些人都是在获得特殊机遇的时候,加上个人的努力和天赋,最终优势积累促成了最好的结果,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3. 出生在亚洲 、美洲、 非洲 等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能一样吗?马尔科姆提到了为什么亚洲的孩子更擅长数学,是因为亚洲语言系统对数字的发音语言系统更快、更规范,由于语言结构的差异所以导致了数算这块亚洲孩子的优势。同时也通过大韩航空的空难事件反映了亚洲族裔的权利距离指数高,下级对上级不敢直言,导致在飞行危险时副机长和机长模糊表达出现关键性失误,从而造成严重的空难问题,这些事情的产生都是和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包括作者自己的母亲祖先从牙买加黑人和白人结合改善肤色获得社会地位及赶上了时代机遇获得成功的路径。最终马尔科姆通过本书大量的案例为我们说明成功的一个视角即不断的优势积累,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改变的思维模型:找到需求—争取支持—提升认知—刻意练习—获得美好人生。
4. 处在21世纪的我们 我个人觉得就像是狄更斯《双城记》开头的第一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好在于它在快速发展,多元又充分连接,不受太多的局限,只要努力保持持久的耐心去磨练思维与技能,坚持10000小时的用心练习,相信在我们所处的领域里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