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齐聚一堂,文化的冲击、成长环境的差异、性格的迥异等等因素都是同学之间小摩擦、小吵闹的起点。纵观这几年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在我们眼里似乎只是一个芝麻大小的事情,但结果却令人毛骨悚然。我们心疼正处风华正茂的受害者,鄙夷行恶者的罪恶凶残。渐渐的,同学情、室友爱带着一种不敢想象的猜测……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的是,人心到底怎么了?
作为学生一枚,我身边也有朝夕相处的室友。每当我们看见新闻头条上面爆出来的室友造暗杀之类的新闻,我们除了各种感叹一番之外,但都不得不提心吊胆的环顾四周的你、我、她。我们也会私下调侃对方,如果让彼此活着毕业,必将感谢不杀之恩之类的话。也许,我们似乎在坐着一件正常不能再正常的新闻内容,然后乱侃一番,但当话题涉及个人人身安全的时候,我意识到,其实惶恐的种子早就在我们心中悄无声息的种下了。特别是这几年的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让我们心中愈发的不安,我们甚至在慎思,会不会有一天,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1949年我们国家成立的时候,全国仅有11.7万在校大学生。而在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到3700万,位居全球首位。2016年4月,教育部首次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已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正在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街上随便拉十个年轻人,其中有七、八个可能是大学生。
这样巨大的学生数量条件下,校园暴力事件的整治固然迫在眉睫,因为这不仅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更加影响到其他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健康。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和爆料的时候,在现在网络的大力传播下,作为学生的我们会谈论,家长会担心、学校的老师会谨慎。但是让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是,当事件发生的时候,是否有人关注到这些事件的爆出是否会给其他学生的心理带来危害?甚至,不敢轻易的相信自己身边朝夕相处的室友?
在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日本的迪士尼游乐场利润稳赚不亏的秘诀,其中有一个秘诀就是,在游乐场中,每当管理部门接收到有小朋友丢失的时候,游乐场的工作人员首先不是在广播中寻人,而是,私下通过游乐场现场的人员分工找到小朋友的家长,如果在广播中直接播报寻人启事,这难免会给在场的家长和小朋友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而使游客不能尽兴的玩耍。通过这一人性化的方式,不仅使日本的游乐场利润增加,还能给游乐场带来良好的口碑。
学生的心理也是这样,尤其在相仿人群中发生类似的事,带来的心理影响不比事件发生的不良后果要小。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总会感叹生命的脆弱、家教的失责,憎恶施恶者的行为、人性的冷漠。可是谁又会注意整个事件的影响力,除了对当事人造成的不幸,对于其他人群是否有其他的不良影响?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对于校园暴力的频发,除了对源头进行治理外,还应该对这类事件爆发的传达方式进行改善,暴力事件的爆发,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就像一直处于热门事件的“老人倒了,到底扶不扶?”老人倒了可以扶,但倒了的人心却难以扶正。校园暴力也是如此,暴力事件可以治理,但惶恐的人心恐怕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