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乡村,那个年代,书籍普遍比较匮乏,我直到上小学才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课本。我至今都记得我第一次领到书的情景:拿着封面摸啊摸啊,打开书凑到鼻子下面闻,觉得书好香啊,至今我都非常喜欢书的油墨香味儿,每次拿到新书都会闻一闻。
一直到五年级,我拥有的书都只有课本。所以,五年级以前,我从未读过课本以外的书。在我的认识里,读书=上学,读书=读课本。
1.初尝阅读滋味
我的这种认识是在小学五年级被打破的。那时,我和一个高中的姐姐一起寄宿在姑姑家里,每天晚上,姐姐都要给我讲她看过的书和她朦朦胧胧的爱情故事。后来,她借给我了一本琼瑶的《月朦胧鸟朦胧》,那是我平生看的第一本课外书。我至今仍记得里面有个小女孩叫楚楚,她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是因为笔画太多,我好庆幸自己的名字没有楚楚那么复杂。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看到自己以外的人和世界,那么特别,那么有趣。我开始意识到读书并不仅仅是读课本,我对阅读开始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渴望。
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寻找课外书阅读。姑姑家征订的《少年文艺》成为未来一年里我最喜欢读的书。每个月时间刚刚过半,书就读完了,然后开始眼巴巴地盼望新一期的书。姑父的同事每次经过我的窗前,都看到我在挑灯夜读,向姑姑姑父一个劲儿夸我,“这孩子真爱学习。”姑姑不相信,偶尔推开门查看,而我会在书桌上放两本书,一本课本,一本《少年文艺》,只要听到门响,就立即将课本叠在上面,装作认真学习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还挺刺激的。那是我第一次那么渴望阅读,在期待-阅读-满足的循环中,我与书成为了好朋友。
一年后,我离开姑姑家回到自己所在的村小读书,从此告别了《少年文艺》,回到无书可读的日子。可对书的渴望始终都在。有事没事就会把家里搜刮一番,看看有什么可读的东西没有。偶尔找到一本生肖运势的书籍,也会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有一次,我去外婆家玩,发现外婆家把报纸、画报什么的糊在厕所的墙上。趁着上厕所的时机,我把墙上的读了个遍,结果被蚊子咬了一身的红包。后来发现了一本残缺的《三国演义》,我如获至宝,立即捧着如痴如醉地读了起来。那是我第一次阅读名著,我细细地阅读着书里的每一个字,在脑海里想象着书中的场景,感受着人物的心情。发现原来书中讲的远比电视里演的要精彩的多。我至今仍记得书中描写的很多场景,却不记得电视里演的场景。以后一段时间,我四处寻找完整的《三国演义》,却始终没有找到,等能够找到时,却没有了阅读的勇气,这成了我心中的一个遗憾。
初中时期没有太多关于阅读的记忆,但我相信,阅读的脚步没有停止。我清晰地记得,初三中考前,老师在晨读时发现我在偷偷阅读课外书,当时我非常害怕,老师拿着书前后翻看了一下,对我说:“人的每个阶段都有最重要的事情,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取舍。”说完就把书还给了我。当时读的什么书我已经不记得了,但老师的话却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课堂上读过课外书。
2.阅读正三观
幼师时期我常笑称是我的“阅读爆发期”,一是学业任务轻了,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二是学校的图书馆有好多好多图书,学校外面还有很多租书的店铺,让我狂喜不已。
幼师三年,我除了阅读《战争与和平》《简爱》《基督山伯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世界名著,还读完了琼瑶的54本言情小说,金庸的15本武侠小说。我严格遵守着“上课不读课外书”的原则,大多是利用晚上和周末来读书。读金庸的书时,晚上常常刹不住车,打着手电筒藏在被子里看,早上醒来,手电筒还亮着。琼瑶的书相对比较短小,周末就可以看完。周六一早,和室友出去租两本书,买2两瓜子,摇摇晃晃就回寝室了。坐在床上边嗑瓜子边看书,饿了就吃方便面,看完了就相互交换。到周日,地上已经是厚厚的一层瓜子壳了。
据后来舍友回忆(我居然一点儿也不记得了),周一到周五,大家最喜欢我的故事时间,我会把我读过的书绘声绘色地讲给她们听,于是大家私下给我了个“故事大王”的称号。
幼师3年读的书,合计超过100本,现在想起来,只能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20年同学聚会时,同学们纷纷聊起自己幼师3年的壮举,有人学会了滑冰、游泳,有人找到了老公,有人自考了专科,有人尝遍了江油的美食,逛遍了江油的舞厅、录像厅,而我则是100多本书、近视和吉他。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当时哪里来的动力读那么多本书?这么多书究竟带给了我什么?那些世界名著读的时候就很吃力,似懂非懂,但我坚持啃完了,虽然现在早已忘光了;那些言情小说,在我陪着书中的主人公们一起哭一起笑的同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自强独立的人,绝不把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任人宰割,情愿做坚强幸福的配角,也不做软弱苦情的主角。金庸的武侠小说让我对行侠仗义、仗剑走天涯的生活好生向往,我渴望走进江湖,体验多彩生活,拥有荡气回肠、轰轰烈烈的人生。所有的故事里,郭靖的故事对我触动最大,他天资不高,却勤奋好学,忠义正直,不仅收获了美好的爱情,还成为了一代大侠。我时常在想,这就是我所向往的人生。
3.阅读引领人生
带着这份美好的向往,我坚持边工作边自考专科,那个时段的阅读主要以应对考试为主。两年后,我放弃了自考,此后近三年,恋爱、结婚,阅读几乎停滞了。
2003年,我接到一项任务——教育科研,开始进入专业阅读。那是我第一次觉得阅读好难。一本本专业书籍摆在我的面前,可我一个字也读不下去,即便勉强读完了,也完全不知道书里讲了什么,对我有什么用。我开始怀疑,之前这么多年,我上了个假学,读了若干假书。这个发现让我非常沮丧。阅读似乎在一夜间变了味,过去的美好荡然无存。从那以后,我一方面向往阅读,另一方面又畏惧阅读,逃避阅读。
后来,朋友给我推荐了《狼图腾》,我一口气读完后,感觉无比震撼,被狼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也为狼的命运感到婉惜,为人类的贪婪感到恐惧。
这一次阅读让我在挫败中找回了一些信心,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阅读范围太狭窄了,选书的思维方式也很单一,要么机械地追求经典,要么逮着一个人的书死磕,从未主动去发现更有趣的书。可是,怎么发现更有趣的书呢?我开始迷上了别人推荐。我找我熟悉或崇拜的人请他们给我推荐书籍,就这样,我读了《圣经》《窗边的小豆豆》《孩子你慢慢来》《平凡的世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杜拉拉升职记》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阅读,我发现有的专业书籍其实也很有趣,浅显易懂,自己之前之所以那么挫败,完全是因为贪大,选了不适合我自身阅读水平的书。而其他人文类的书籍,也带给我很大震撼,我被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着、鼓舞着,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要朝着什么方向走。
2008年,在地震中,女儿降生了;2009年,我空降到现在的单位任法人代表。一系列的变化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其中最重要的认识就是:阅读是人生必需,希望我的女儿、我幼儿园的孩子能够从小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习惯。
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绘本。绘本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一下子爱上了绘本。
我开始坚持天天陪女儿看绘本,在幼儿园里推广早期阅读,带领全园教师一起读书。同时,我针对之前自己只注重娱乐,忽略了学习的问题,开始有计划地读书。我规定自己每年至少阅读30本书,其中专业书籍至少10本,经典至少2本,自己感兴趣、喜欢的书籍10本,其他跨学科的书籍至少8本。然后,我开始撰写阅读日志,一是督促自己阅读,二是实现均衡选书,三是从中发现自己阅读的问题。坚持了两年,挺辛苦的,但也很有成就感。
两年后,我放弃了严格的计划,开始自由阅读。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会主动搜索销量靠前的各类书籍,有意识地阅读各类书籍,而不仅仅是凭自己的兴趣选书。
在这几年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书籍是《活着》,书中最触动我的话是:你们的人生都被狗吃了吗?作者要采访一些老人,可很多老人都摇头摆手,觉得自己一辈子没什么值得说的,于是儿女们咬牙切齿地说出了上面那句话。我突然好害怕,因为我回首自己度过的三十多年,觉得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难道我的人生如此没有价值?不行,我的人生,不能白活。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那是什么呢?或许是好好推广阅读,在更多孩子心里播下阅读的种子;也可能是成为教育专家,为中国教育贡献一份力量;还有可能是优秀的家庭指导师,帮助更多家庭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不知道,但我一直在探索。总之,我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让我的人生有价值。
在这期间,我还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少有人走的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学习巴菲特》《做最好的自己》《大秦帝国》《文化苦旅》《如何阅读一本书》等等,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坚定了我“有一番作为”的信念。
4.阅读照亮未来
再一次被阅读点亮,是结识了樊登读书以后。虽然已经读了一些书,但阅读速度慢、阅读量小、没时间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樊登每周讲一本书,类型丰富,大多是经典著作,且讲解生动,让我兴奋不已。通过听书,我可以快速获得更多信息,实现我读更多、更好的书的愿望。我如痴如醉地听着,每天听书打卡成为我一天里最重要的事情。听到经典的好的书籍,我会立即上网把它买下来,只是,一直放在书柜里没有阅读。我庆幸,我终于解决了阅读的问题,从此,我只需要花有限的时间,就可以读更多的书了。
除了听书,我还同步学习心理学课程。在疗愈自己过往创伤的同时,我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我再次开始用心地思考“我是谁,我将要去向哪里?”
与此同时,“写作”开始走进我的生活。在坚持每天写作的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看似汲取了很多知识,但非常零散,存在许多逻辑漏洞,而这个问题,只有在写作时才会显现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开始反思。最后我得出结论:还是要读书。听书、听课只能帮助我快速掌握信息,但要想在脑袋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是只有读书。
于是,我重新拿起书本开始阅读。与此同时,幼儿园阅读教育进入11年,我开始认识到,要想在阅读教育上再上一个台阶,必须对阅读、阅读教育本身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和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我将自己的阅读方向锁定在——早期阅读教育,同时每天朗读15分钟文学作品。
每天清晨,我带着喜悦开始朗读,开启美好的一天;晚上,在专业阅读中结束美好的一天,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格外美好。当我把书中读到的知识在生活、工作中加以运用,并使之得到改善时,我又体会到了阅读不一样的快乐。放眼望去,未来已被阅读亮,明亮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