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速食年代,估计有很多人很难静下心来读一读诗词。有些父母或许觉得让孩子读诗词实在是浪费生命,有这功夫,不如刷套题,还能提高考试成绩;又或许是没法体味诗词之美,就干脆不去触碰它。
董卿老师的一句“人生自有诗意”,恰恰说明人要永远保有一颗诗心,生活才会处处充满诗意。我更赞同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中华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曾做客大V,和百万大V妈妈分享学习诗词的各种好处。他说的一句话我深以为然。
他说:诗词熏陶,是孩子最好的气质教育。
在古代,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读书人的基本技能,读诗写诗是家常便饭。孔夫子说:“不读诗,无以言。”诗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想必大家都熟悉白居易的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这是白居易在应试的时候现场作的诗,那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作文了。可如今,高考作文还会点明,“不限体裁,诗歌除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太过功利,总是希望学一个东西有实实在在的用处。学奥数,能锻炼孩子思维;学写作,可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诗词,在一些人看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纯艺术,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提倡学诗词呢?
读诗词,可以锻炼孩子欣赏美的能力,让孩子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感受这个世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闲来无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风景。 天地有大美,不读诗词,无以言其美之万一;人间有大美,不读诗词不足以细细体会。
春天来了,到处花红柳绿,你会说:“哎呀妈呀!真美啊!”如果你腹有诗书,你就会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否立刻感觉高大上了?
夏日傍晚,在田野间溜达,你会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日登高望远,你可能会感叹:“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亦或是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之感。
雪漫长空的冬日,可能有人会说:“哇,好大的鹅毛大雪啊!”读了诗词,你就会满含诗意地惊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出去游玩,看到江海相连、海上明月,你的心头自然而然就会涌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登上泰山顶峰,你一定会想起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来到黄鹤楼,会不会也像李白那样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呢……
读诗词,让孩子更好的与自己相处。人情世故我们已经懂得太多,却没学习如何与自己好好相处。如何愉悦自己,如何陪伴自己。
读诗词,是最难能可贵的自我愉悦,更是得天独厚的自我陪伴。人总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无聊孤独,无处排解、安放。这种情况怎么破?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读诗词吧!在诗词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活的丰盛、活出真我。甚至可以用李白、杜甫、苏轼的方式来活。不光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更可穿越在唐宋元明清的任何一个年代。
逍遥,是读诗词的最佳状态,读诗词的过程就是孩子和诗人的内心碰撞的过程,是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愉悦本身就是最大的享受:纯粹、极致。更是孩子的精神成长,他的眼界、胸襟、格局在无形中得到极大的拓展。他看待问题、对待世界也会拥有更加宏阔、别致的视觉,他的精神深度与厚度会大大增加,人生境界也一定会有大不同,对自我的认知就会不同,对自己未来的期许、理想、甚至生活习惯,都会与整天看电视、玩游戏的孩子大相径庭,更上一个高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词,能让孩子的气质由内而外的散发,文质彬彬、器宇不凡。
《中华诗词大会》火遍大江南北,更让国人重新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董卿,点评妙语连珠,诗词信手拈来;冠军武亦姝,更是满足了人们对于古典才女的各种想象。不得不说,这些都是诗词赋予的底蕴、气质,或者说她是穿梭在唐诗宋词中的小精灵,也不为过。看她诗词积累之广博,一举手一投足皆是自信。你是否会惊叹:这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武亦姝不就是腹有诗书的最佳典范吗?
读诗词,是一个人的火树银花;是一个人的欣然自得;是最低成本的气质教育......只要手头有几本诗书,时常品读背诵,就可以绽放心中无限的浪漫与诗意。人生很短,浪漫一生又何妨?
读诗词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塑造完美的人格、丰沛的灵魂;开阔孩子的视野,独立其精神,提高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诗词的美丽与哀愁,能抚慰和点亮孩子的人生;诗词背后哀感顽艳的故事、诗人的性格与命运,让孩子挣脱时空的迷雾与视觉的局限,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