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根本无法想象,在当下的社会,依旧会有人连50元都需要开口去借,依旧会有人为50元,在80岁的高龄冒着危险在街头卖艺……
01
父亲说,邻居家叔叔几次来找他,支支吾吾像是有事又不说,后来在他一再追问下,才开口说能不能借他50元,没钱交电费,家里已停电几天了。
父亲转头去为他取钱,给了100元,让他再买点别的。
父亲说那一刻他无比心酸,儿女是怎么当的,什么年代了,让一个老人连50元都需要借。
这个叔叔育有一儿一女,都已成家立业。儿子娶了媳妇后长年不回家,也不给父母钱用。
女儿有了自己小家庭后,因为要照顾婆家养育自己的孩子,没有上班,只是偶尔买点东西回来看看,也没有给过父母钱用。
可能在他们的印象里,父母种着地,而且每月有政府给的一百多元补助,不缺钱用。所以他们在外面给自己的孩子买这买那,出去吃顿饭一两百,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父母在农村老家,会连电费都交不起。
老一辈的思想里,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后来发现老无所依。
我问父亲,为什么不开口找孩子要呢?也许他们不是不给,而是根本没想到父母会缺钱。
父亲说,开不了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儿女不主动给,当父母的是不会主动开口要的。他说如果我每个月不往家里打钱,他缺钱也不会开口找我们要,省省就过去了。
省,省这个字贯穿了父辈们的一生。
他们小的时候赶上大饥荒,一口粮一口粮地省,吃野菜树根才艰难存活下来。
他们成家后赶上改革开放,一毛钱一毛钱地省,从手指缝里省出钱供儿女读书。
他们年老后赶上全新时代,却还是一块钱一块钱地省,只为减轻儿女负担,关键时候不成为儿女的拖累。
他们的一生,什么时候才不需要省呢?
02
晚上遛狗时,尾随一个阿姨走了很久很久。
她一手拖着装满纸箱的拖车,一手拎着装满各种瓶子的袋子。快过年了,她却在夜里,穿着某餐饮店的围裙,走着长长的路。
如我所料,她来到一个小区的楼下,这里堆满了纸箱及各种可回收的物品。
这个地方我路过几次,偶尔会看到像这样堆满了纸箱。也许,他们不知是什么时候达成的共识,每周六晚上在这里进行交易。
我不知道她走了那么远路带来的东西能不能卖十块钱,够不够吃一顿饭,我不知道她卖多少次才能卖够50元。
我更不知道她这样一点一滴地积攒,如此辛苦攒下的钱,有没有用在自己身上。
是一次性用在了孩子买车买房上,还是一次性付给了彩礼,亦或是一点一滴供养了子女。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事太多了,我能做的事太少了。
芸芸众生中遇到了,看一眼,不敢去想,轻轻一想,心便会扑簌簌下起雨来。
03
元旦那天在这个城市游荡,一步一步用双脚丈量这个城市。在繁华城市的某个角落,有许多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为生活忙碌着。
这个头发全白的老奶奶穿着整洁的衣服,提着小孩的玩具,站在景区门口售卖着。
她手中的玩具一开一合,发出叽叽的声响。而她,不断被保安驱赶着,不停地转换位置。
她所携带的东西不重,都是轻巧的小玩意,但我空手走上半天都累得不行,她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走来走去一天该有多累呢?
阳光下,她的白发一丝一丝闪耀着。我多希望,她是因为无聊才来这里找些乐趣,而不是迫于生计,像那位找父亲借50的叔叔那样,迫不得已。
04
闪耀在同一片阳光下的老人还有很多。
节日的喜悦,新旧的交替,一切我们所在意的东西,好像都和他们无关。他们正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双手,一刻不停为生计奔波。
这位阿姨正在拆旧床垫,把厚厚的旧床垫一层层拆分,只因不同的材料卖的价格不一样。
她旁边破旧的三轮车上,挂着高价回收的牌子。回收旧冰箱、彩电、洗衣机各种废品。
年轻人不要的废品,在她眼里都是钱。自己辛苦一些,动动手,也许就能赚够一天的饭钱。
我不知道她这么辛苦的劳作下来,能不能赚够50元,但至少她不会连50元都要找人借吧。
05
人间的疾苦,并不是我们看不到就不存在的。只是大部分时候,我们永远无法对他人的疾苦感同身受。
中午南门的城墙下,环城公园的椅子上,一位午休的阿姨停下工作,吃着自带保温杯里的午餐。
她的孩子,也许正在某个饭馆觥筹交错,亦或是躺在床上刷着手机点份外卖。
我希望,她是为了健康才吃自己带的饭,而不是为了省钱,舍不得在饭馆吃一顿热乎饭菜。我希望,她的人生里不会为50元发愁。
穿过城墙的时候,恰巧遇到一位大爷骑着三轮车,载着他谋生的家当和陪着他的老伴,颤巍巍地穿过十字路口。
冬日的阳光只是温柔,却驱不散空气的寒冷。
我不知道,他们会停在哪里支起摊位,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被城管不断驱赶,我更不知道,他们一天的纯利润有没有50元。
06
人生的这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
在我们为延迟退休争论不休的时候,有大把的老人,根本不知退休为何物。
他们有些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却依旧用自己的双手,日夜不停地劳作着,活到老,干到老。
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依旧为一日三餐奔波着。
退休的政策对他们无关,养老金的发放亦与他们无关,他们的世界里依旧只有省。
而比省更让人心痛的,是省无可省。
图片里这位在街头表演杂技的老人,80岁了,却还在为生活努力着。
他的胡子头发都白了,颤颤巍巍站都站不直,却要用双手举起破旧的自行车,然后放开双手,用嘴巴将自行车高高举起。
看到这个视频的那一刻,泪目了。
作者配文说以前还有小狗表演钻火圈,后来大爷的小狗被偷了,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网友说:余华笔下的《活着》具象化了。
一个本就艰难的老人,不帮助就算了,连唯一陪伴的狗子都要被人偷。
不知他这样表演一天,收到的赏钱有没有50元。
现在的人,出门都不带现金,而他肯定也没手机不会用二维码吧。隔着屏幕,我好想他面前有个二维码,让我隔空能为他扫50元。
上天赋我怜悯心,却未赐我解厄能。
07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从小没有挨过饿,受过冻,很多时候对老一辈人的俭省节约很不理解。
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他们承受的是身体上的,我们所承受的是精神上的,尽管这精神上的苦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但我依旧希望,我们能对这世界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能分出时间精力多关心关心父母,哪怕他们嘴上说着不缺不用,也按时给他们打些钱回去。
人老了,钱是他们的胆,是他们安全感的来源。
哪怕他们省着不花不用,但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就算他们每月有政府的补助,就算他们说不需要,但让他们的手里多点钱,何尝不是孝的另一种体现。
而常年不归家的人,又怎知他们真的不需要呢?
马上要过年了,除了买东西回家,是否也可以给父母卡上打笔钱呢?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父母,连50元都要开口去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