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地时间2018年3月14日凌晨3时46分,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
然,我在公司图书馆借阅的《时间简史》,书签还停留在35页……
2006年,高一升高二,面临文理分科的难题。
选文科,头疼的政治、历史课程,从小不喜欢背课文被屡次课后留校的经历促使下,鬼使神差地投入了男女生比例2:1的理科大军中,那时候鬼知道那摸不着头脑的物理公式与定律,会从初中陪伴着度过大学,一学就是十来年。
印象中,初中的物理还是学得不错的,到了高中,心思可能都在那个会打篮球的大小伙子身上犯花痴去了,考过的所有考试中,卷面成绩最低分数也是诞生于高二物理,好像是4字打头,俨然不像是学校数一数二厉害物理老师带出来的学生,以致于后来上课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明明上一秒还在自信满满地对答如流,下一秒头脑一片空白,吞吞吐吐,满眼抓瞎。
上了高三,理综的“五三”是逃不过的,写写画画厚厚的一本,每到物理题区域便是一个个的醒目红叉叉,尤其是那头疼的多选题,选多了怕错扣全分,不选怕丢扣半分,一坨坨黑色的密密麻麻的知识点,那曲折的解题思路,那妖娆的醒目标记……
2008年,高中毕业,高考过后告诉自己,解放了!再也不用学物理了!
可命运就是如此地神奇,偏偏是躲也躲不过,大学填志愿的专业想也没想就填了,就录取了吧,可别被退档啊!
呵呵,大学物理,专业基础课程,陆续各种专业课程都会用到物理学基础知识点,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已然添加了一些奥妙的调味剂。
每到考试前的几个夜晚,挑灯夜读,老师画的重点一一拿下,拿不下的就拼命“啃下”,也算是安然无恙地低空飞过了及格线,学分已到手,那一星半点的知识,恐怕早已还给了胖胖的老师。
至于为什么后来会对NASA感兴趣,为什么会借阅《时间简史》,可能是某一时刻脑中的一个错觉,觉得自己可以去触碰一些以前的“死角”,就好像是,工作了才知道学生时代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