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公元239年)
1、
春,正月,司马懿到京,入见,皇帝拉着他的手说:“我把后事托付给您,您与曹爽辅佐少主。死也是可以忍住的啊!我强忍着不死,就是等您来!现在等到了,我死无所恨!”于是召齐王曹芳、秦王曹询来见司马懿,指着曹芳对司马懿说:“就是他了,您看清楚,不要看错!”又叫曹芳上前,抱着司马懿脖颈。司马懿叩头流涕。当天,立曹芳为皇太子。皇帝随即崩殂。(得年三十六岁。)
皇帝沉着刚毅,明智敏捷,但是随心所欲,任性而为,处理事情,能抓住关键,化繁为简,讲究功效,屏绝浮伪,但凡兴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都佩服皇帝的大略。皇帝记忆力超群,就算是左右小臣,在官员名册上记载着有关性格、品行、履历,以及他的家庭成员,父兄子弟的名字,都能过目不忘。
孙盛曰:
听长辈们说,魏明帝天子秀美,长发垂地,因为口吃,所以较少说话,但是沉着坚毅,善于决断。当初,诸公受文帝遗诏辅政,皇帝都把他们派出去独当一方,而朝中政事全部自己决定。皇帝心胸宽广,能优礼大臣,对当面冒犯,直言极谏的,也不会折辱或诛杀,这是他身为君王,伟大的气量。但是,不能培养长远的恩德,不能垂范仁厚的风范,不能巩固宗族的根基,以至于大权旁落,社稷不保,悲夫!
华杉曰:
孙盛说,曹叡“不思建德垂风,不固维城之基,至使大权偏据,社稷无卫”,这是说到了根本。君王再有才能,也不能靠你一个人治天下。再加上,君王最大的任务并不是治国,而是传承。应该以传承为出发点,以传承为最终目的来思考一切事情。
越是靠自己一个人干,就越是传不下去。曹叡错在哪里呢?一是没有“建德垂风”,建德,是让大臣、官吏以及百姓,都沐浴你的恩德,愿意拱卫你的家族。垂风,是率先垂范,建立美善的教化和社会风气。曹叡则相反,不信任大臣,而是依靠刘放、孙资之类近臣。而到了临死的时候,又不得不把大权交给大臣。对对天下百姓呢,只是搜刮压迫,满足他的穷奢极欲,连吏民的老婆都要抢!所以,他既无恩德于天下,又树立了一个做人做事的坏榜样。他家倒台,就没人替他伤心了。
第二,既然不依靠官僚阶层,也不依靠群众,那就依靠自己宗族吧!曹叡也没有,他“不固维城之基”,这是引用《诗经》的话:“宗子维城”,曹叡猜忌宗族,不给他们权力,临死时又被刘放、孙资操控,交给了最弱的曹爽。曹爽岂是司马懿的对手呢?
孙盛说曹叡两大错,一是没有建德垂风,二是没有巩固宗族。第二条不是主要的,因为依靠宗族,有依靠宗族的问题。根本还在第一条,建德垂风。身处最高位,天大的难题就是我到底可以信任谁?可以依靠谁?到底谁是真正忠诚于我?
我们孜孜以求答案,却往往找错了问题!找到正确问题,则问题就是答案。
谁真正忠于我?这就是一个错误的问题!正确的问题是:我真正忠于谁?
我有没有真正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宗族?忠诚于大臣官吏?忠诚于人民?我有没有尽心尽力为他们谋福利,带领他们成长、成就,为国家开太平?能回答这个问题,前一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这就是孔子的忠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从来不为别人着想,到了临死的时候,忍住不死,等待一位“忠臣”,靠一点廉价的眼泪,指望他为自己尽忠,那也就是等来一匹豺狼罢了。
2、
太子曹芳即位,年八岁。尊皇后为皇太后,加曹爽、司马懿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曹叡所正在进行的各宫殿工程,全部以遗诏名义取消。
曹爽、司马懿各领兵三千人,轮流在皇宫内宿卫。曹爽因为司马懿年龄、官位都一向比他高,常常以父亲之礼事奉司马懿,每件事都问司马懿意见,不敢专断。
当初,并州刺史、东平人毕轨,以及邓飚、李胜、何晏、丁谧等人,皆有才名,但是急于富贵,趋炎附势,明帝厌恶他们浮华不实,都压着不用他们。而曹爽一向和他们亲善,等到他辅政,将这些人全部提拔,引为腹心。何晏,是何进的孙子。丁谧,是丁斐的儿子。何晏等共同推戴曹爽,认为大权不可委之于他人。丁谧为曹爽设计,让曹爽奏报皇帝,下诏任命司马懿为太傅,任命曹爽的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侍讲,其余诸弟,全部为列侯、侍从,出入宫禁,贵宠一时。
曹爽事奉司马懿,礼貌虽然还在,而一切政事决策,都自己决定,很少再向他汇报了。曹爽又将吏部尚书卢毓调任仆射,任命何晏为吏部尚书,邓飚、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何晏等人仗着自己的权势处理事情,攀附他们的就升官,违逆他们的就罢退,内外大臣官吏,都望风使舵,不敢忤逆他们的意旨。黄门侍郎傅嘏(gu)对曹爽的弟弟曹羲说:“何晏表面沉静,而内心躁动,贪巧好利,不务根本,我担心他会迷惑你们兄弟,让仁人远离,朝政废弛!”何晏于是和傅嘏有了矛盾,找一件小事,免了傅嘏官职。又将卢毓从内朝的尚书为之,排挤出去外朝做廷尉。毕轨接着再诬告卢毓,免去廷尉职务。舆论对此反应强烈,又任命卢毓为光禄勋。大将军长史孙礼正直不屈,曹爽嫌他碍事,排挤出京,外放为扬州刺史。
3、
三月,征召征东将军满宠入朝,任命为太尉。
4、
夏,四月,吴国辽东使者羊衜(dao)袭击辽东守将,俘虏人口而去。
华杉曰:
二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口!连年战乱之后,赤地千里,人口锐减。孙权派人浮海寻找夷洲、亶洲,目的是俘获人口;诸葛恪治理丹阳,逼山越出山,目的是获得人口;羊衜越海征辽东,目的也是抢一些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