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时候,有次放假回家,坐那种类似于城乡“公交车”,就是在固定的时间会往返于各村镇方便人们进城办事,但可不是像公交车那样“请投币1/2元”,他们这是按路程讲好的。长期以来我以为他们是国营的,后来才了解到是私人承包了的。
既然是私人承包,那自然是盈利为先,在时间上也是那叫一个“灵活”。一般来说,在这种小乡小村,除了过年大部分时候是没什么很多人的。年轻人大都出去了,要么出去工作,要么有能力了举家搬迁到城里去了。留在村子里的都是些老人小孩。
老人家嘛,也不经常走动,也就是逢到日子出门赶赶集什么的。故而,特别是到了暑假,是没什么客运量的。但也不是说没有需求,可人家是私人承包的,当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像那些离县城远的,早上六七点一趟也载不了几个人,于是乎干脆就掐点这个时间点,换成八点。
然而,说他掐掉那个时间点了,又没完全掐掉,改不改看心情了属于是。从盈利的角度来看,客运公司但也可以美其名曰“节省碳排量”了,但从便民利民的角度来看,这是不是有些不道德?当初约好的时间,咋就能说改就改呢?
再回到盈利为主,人家空间管理也是做得相当到位。我是村里出来的,初中在乡里读,高中在县城里读,父母都在外地工作,自然不会有什么上下学接送的温馨画面。故而,我和这“公交车”可谓是交情不浅。
那时是星期五下午上完两节课放学,往往到了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像我们这些住在周边小村子里的同学们就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因为车子只有一辆,它装不满回家的欲望。只要铃声一响,大家拿起书包拔腿就跑,奈何还是跑不过那些高年级的,所以我往往都是站着回家的,想起来不免还是很心酸。
说抢不到座,站也就认了,但是一辆19个座位的车硬塞下三四十个人,就很难说了好吧。那种感觉毫不夸张的讲就是:就算是拐很大的弯,也不用抓扶手;一只脚拔出来后脚就被别人占领了;夏天的时候尤为难受,各种汗液夹杂在一起散发出来的属实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味道……
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没人管制这样的超载行为,也很佩服大家当年为了回家,即使超载那么多人,还挤上去的勇气。能活到现在,不知道是应该感谢当年司机的技术还是自己的运气了。
如此大的安全隐患,怎么能不出事呢?果不其然,在某年某月某日同一家公司运营的另一个乡镇的这样的客运车,在山路上就发生了一起大事故。有伤有亡,客车上还大多都是学生孩子。如果这还不进行整改,又怎么说得过去呢?
自那件大事故发生以后,那家公司被责令整改,有没有换承包商倒是不知道,知道的是所有客运车只能有多少个座位载多少个乘客,也会有专门的人督促大家系好安全带。
这样一来,每辆客车载的人数就减少了,然而县城往来于村庄的客运需求还是那么多,然而他发车的时间段却没有进行太大更改。这也是我非常不理解的一个地方,兴许是为了节省成本?
这样的处理方法可谓是让高中的我深受其害。县城里有五个高中吧,三个公立的,两个私人的,放假时间都差不多。于是乎每到节假日,车站几乎爆满,乌泱泱的一片都是人。那么问题来了,怎么上车呢?
买票。对的,以前是上车的时候再买票,现在是要先在车下买票再上车。这也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有个站台卖票,大家规规矩矩地排着队买票。有个阿姨手上拿着一本空白小本子,阿姨会一是写好车上座位号的顺序。可别小瞧了这张平平无奇的小白纸,它可决定了你是否能回家。
僧多粥少的游戏又开始了,这时的阿姨仿佛是万众瞩目的明星一般,阿姨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当然大家的目光还是整齐又统一地看上了那一本小白纸,那种眼神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成王败寇”,没有抢到票的,也只能等明天了,幸运的,还会有个“加班车”可以送回家。
这种特殊的“公交车”穿梭于我大部分学生时代的记忆里,会心里偷偷抱怨它的运营制度,也会觉得很无奈。然而,后来走得更远些了,看到它,就知道离家不远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只有它依旧穿行于没有高楼大厦的乡间公路,带着人间烟火,稻香蛙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